橡膠價格持于七年低點,對此忍無可忍的印度南部嘻拉拉邦農戶Sunny Joseph,產掉自己的兩英畝橡膠種植地,以轉種其他更劃算的作物。
東南亞種植地的類似趨勢,為日本輪胎廠商拉響警報,刺激他們在傳統產國以外尋找新的供應來源。此外,曰本和美國的輪胎廠商一直在努力從銀膠菊等替代品中提取橡膠。
生產商擔心,低價將意味著就連堅持種植橡膠的農戶也可能缺乏資金用于更新老化的種植園。
曰本大型輪胎廠商占全球輪胎銷售的近四分之一,是天然橡膠的主要買家。
主要種植國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本月宣布計劃削減橡膠出口,削減規模相當于全球產量的近6%;而且印尼稱,隨著農戶砍掉橡膠樹,其產量定將下降。
橡膠材料經銷商Shinichi KatoOffice總裁Shinichi Kato表示,“自(去年)夏季以來,日本輪胎廠商就愈發擔心未來夭然橡膠供應情況,因為膠價下跌可能促使農戶不再種植橡膠。”
“輪胎廠商正努力從越南、老撾和柬埔寨等勞工成本較低的國家購買更多橡膠,以防泰國等其他成本較高的產膠國停止產膠,”他說。
日本第三大輪胎制造商--橫濱橡膠公司(Yokohama Rubber CoLtd)在2014年開始從緬甸購買橡膠,其供應地擴大到七個國家。
“我們聽說,由于膠價低迷,印尼北蘇門答臘島的一些膠農已改種棕櫚油樹。這令我們感到擔憂,”一公司發言人稱,“我們希望擴大我們的采購網。”
曰本三井貿易公司去年表示,通過與當地一家公司合作,計劃在柬埔寨開展橡膠種植及加工業務,并且將柬埔寨、老撾和緬甸等低成本生產國視為主要產量中心。
按銷量算,全球最大的輪胎制造商--普利司通公司計劃通過改良品種、選擇膠樹等方式提高其位于西非印尼及利比亞農場的生產率。
業內官員警告稱,新增的種植園以及橡膠樹再植將會從2020年起令供應收緊,因為橡膠樹種植后的六到七年才會成熟用于割膠。
印度橡膠經銷商N.Radhakrishnan稱:“這將削減供應,位 ?來自輪胎制造商的需求一直在上升。”
輪胎制造消耗全球夭然橡膠產量的60%左右。橡膠占到輪胎制造商成本的約40%,價格重挫己提高了利潤,但由于來自中國的產品價格低廉,行業正承壓。
新加坡及日本橡膠期貨均自2011年創下的紀錄高位下挫逾三分之二至七年低位,由于頭號購買國--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曰膠價格在每公斤150日圓左右,遠低于約260日圓的十年月度均值。
價格大跌己致使全球最大的橡膠生產國一泰國政府出臺措施給予支持,膠農正要求政府提供一份擔保售價并威脅舉行示威活動。
據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XRPC)數據,馬來西亞橡膠產量在過去兩年己下滑50%,泰國和印尼產量亦停滯不前。這些國家的膠農正在改種棕櫚油,印度的種植戶則正分配更多土地種植橡膠和可可,印度橡膠產量兩年內已下滑
AXRPC秘書長Sheela Thomas稱:“膠價下跌對小農戶的影響最嚴重。”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