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全年凈收入達3.07億美元,息稅前凈利突破20億美元
• 第四季度輪胎銷量增長7%,全年輪胎銷量增長3%
• 北美地區第四季度和全年營收分別增長16%和38%,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 亞太地區第四季度和全年營收漲幅分別為20%和6%,均創歷史新高
• 2015年全年營運現金流達17億美元
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今日公布了201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固特異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克萊默(Richard J. Kramer)先生表示:“我們取得了輝煌卓越的成績,全年息稅前凈利突破20億美元,漲幅高達18%。這在公司長達117年的歷史中尚屬首次,我為此由衷地感到高興和自豪。”
“2015年第四季度,我們在北美市場上的營業收入增長了16%,在亞太地區增長了20%,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而即便在市場環境相當艱難的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我們的銷量也在穩健回升。業績屢創新高,顯示了市場對具備高附加值的固特異品牌輪胎有著強勁的需求,同時也反映了我們專注為市場提供高附加值產品的努力。”
“盡管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因素在2016年依然存在,但我們實現息稅前凈利增長10%-15%的財務目標將維持不變。”克萊默先生補充道。
固特異2015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為41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44億美元。這其中,3.39億美元的不利外匯換算對本季度的銷售額產生了消極影響。
得益于對日本Nippon Goodyear Ltd.(NGY)公司的成功收購,固特異2015年第四季度輪胎銷量共計4210萬條,同比增長7%,其中替換輪胎銷量增長了9%,配套輪胎銷量增長了2%。
固特異2015年第四季度的息稅前凈利為4.76億美元,同比增長33%。這得益于在產品定價與產品組合效應方面帶來的凈利以及銷量的增長,這部分抵消了原料成本上漲以及不利匯率所產生的影響。
2015年全年業績
固特異2015年全年銷售額為164億美元,2014年全年則為181億美元。這其中,不利的匯率影響導致銷售額減少16億美元。
得益于對NGY公司的成功收購, 固特異2015年全年共計銷售輪胎1.662億條,同比增長3%,其中替換輪胎銷量增長了2%,配套輪胎銷量增長了3%。
2015年全年固特異的息稅前凈利為20億美元,同比增長18%。顯著的增長表明:在產品定價與產品組合效應方面帶來的凈利以及銷量的增長,部分抵消了原料成本上漲以及不利匯率所產生的影響。
亞太區輪胎業務
2015年第四季度固特異亞太區的銷售額為5.59億美元,同比增長9%。該季度中,得益于對NGY公司的成功收購,輪胎銷量同比增長了38%,部分抵消了不利匯率所產生的影響。替換輪胎的銷量增長了57%,配套輪胎的銷量增長了19%。
2015年第四季度固特異亞太區的息稅前凈利為9,600萬美元,同比增長20%,創下新高,這歸功于銷量的增長以及原材料成本的下降。
2016年目標
固特異2016年的財務目標包括:
• 息稅前凈利增長10%-15%;
• 營運自由現金流逐年遞增
• 將公司的負債/EBITDAP比率調整為2.0至2.1倍。
本篇新聞稿中所包含的特定信息可能構成符合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中安全港規定的前瞻性的聲明。我們的運營情況、業績、商業戰略及結果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其中許多因素不在我們的控制范圍之內;此類因素可能會導致我們的實際業績和經驗與前瞻性聲明中所包含的假設、期望及目標等存在實質性的差異。此類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我們通過成本縮減舉措或成功實施其他戰略舉措實現預期的費用節省目標與運營收益的能力;我們所支付的原材料與能源價格的上升;養老金計劃義務;當前及潛在競爭對手所采取的行動及舉措;經濟局勢衰退或無法進入資本市場;停工、財務危機或我們的供應商或客戶方的供應中斷;資本支出的充裕性;罷工、停工或其他類似的事件;未能遵守約定的債務義務;因公司涉及訴訟所帶來的潛在的不利后果;以及諸如市場環境變化、經濟或政治局勢變化,或法律、法規或公共政策變化等更為普遍的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其他因素在我們遞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檔案中均有討論,其中包括表格10-K中的年度報告,表格10-Q中的季度報告,以及表格8-K中的當前報告。此外,任何包含我們的預測數據的前瞻性聲明僅在聲明發布當日之前有效,不得被視作此后任何日期所發布的預測數據。我們可能會在今后的某個時間更新前瞻性聲明,但我們并沒有任何義務對之進行更新,即使我們的預測數據發生變更。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