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村,一腳踩三地,地處青島、煙臺、濰坊“三市”中心地帶。橡膠輪胎、機械鑄造、石墨加工三大“黑色產業”,讓這里名揚中外。
近日,記者走進這個被列入青島平度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鎮,探秘“三黑”產業的綠色之路。
青島格銳達橡膠公司,明村鎮一家地道的本土民營企業。新春伊始,遠在太平洋彼岸的全球十大、北美第二大橡膠輪胎制造企業美國固鉑輪胎橡膠公司,主動找上門來合作。明村鎮黨委書記陳勇告訴記者,這次簽約,是明村橡膠企業“牽手”國際名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一次探索。
走進“格銳達”,上千平方米的生產車間里,看不到幾個人影。“這一切都緣于公司的自動化生產”。公司技術負責人崔波介紹,注重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的應用,這里已建成一條工業機器人生產線,多條硫化自動化生產線。
“每條出廠的輪胎,都要進行X射線檢測,不能放過一點缺陷。而跑在路上的輪胎,也要做到隨時檢測。這就相當于抓住了風箏的線。”崔波說,現在“格銳達”正與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試驗,在輪胎中植入芯片,隨時了解輪胎的氣壓、內部溫度和性能狀況。
明村,山東省橡膠輪胎特色產業鎮,年產輪胎1200余萬套,出口歐洲、非洲、亞洲、北美洲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工業總產值達60億元。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第一家橡膠企業開工,到在大浪淘沙中淘汰產能、轉型升級,“黑色”產業正朝著綠色發展的目標奔進。目前,格銳達橡膠、七洲橡膠、啟明輪胎等公司基本上使用綠色環保原材料。
陳勇表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明村著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三黑”工業。
令明村人榮耀的是精密鑄造、石墨開采加工、螢石開采等產業發展異軍突起。明村鎮鎮長肖永文介紹,規劃占地10平方公里的明村鎮鑄造工業園,聚集了三合山、連山等22家鑄造和配套企業,年產鑄件20萬噸,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