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國內輪胎企業沒必要把美國“雙反”的結果看得太重。
國際貿易規則應當遵守,靠違反規則取得競爭優勢,無論如何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雙反”只是讓中國輪胎企業的起跑線,向靠近公平的方向挪了一挪,最起碼的后發優勢仍然存在。
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發展中國家有技術借鑒、引進、模仿、集成的可能性,所以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方面的成本和風險小多了。
道理淺顯得很,但不少企業動輒就找文獻查新,看看別人沒做過的東西才去做,這其實就是傻。“借鑒、引進、模仿、集成”這個八字訣,才是真正的內功心法,至于模仿誰,不言自明。
因創新而吃虧的現象,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不少例子。比如華南輪胎公司,上世紀80年代末是全國第一家能夠生產全系列子午胎的工廠,其產品和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的。
當時,該公司的創新,僅僅是在一個普遍使用斜交胎的市場上推廣子午胎。一開始,只有這“一個人”在市場上宣講子午胎的優越性,顯然是真正的“寂寞英雄”。
那個時候,南北兩個大眾、海南馬自達這些汽車主機廠的原配輪胎,都是華南輪胎公司生產的,達到高峰時,其配套量占了產量的30%。
然而,等到市場認可了這個產品,華南輪胎公司已經虧損了12年。這12年把股東的精氣血也耗得差不多了,無力再繼續支持它發展。
實際上,中國近年來的經濟成績比純自由市場經濟還好,是什么道理?這個道理可能就在于“知道”。
一位學者認為,當前中國模式的巨大成功,很可能恰恰來自于起點落后。落后于人最大的好處,是“知道”路應該往哪個方向走,根本不需要自己嘗試,把別人已經證明好使的東西拿過來就可以了。
這時候最好的辦法,不是讓一幫小公司瞎搞,而是國家直接組建大公司搞壟斷經營,集中力量辦大事。企業的任務僅僅是模仿和做大,創新則是別人的事。
事實證明,從一些表現好的國家來看,依賴后發優勢的經濟增長可以達到7%,甚至更高。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