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ity 位于美國密歇根,是專門為自動駕駛汽車打造的測試場地。在今年 7 月份,工信部宣布我國首個「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將落戶上海,功能與美國 Mcity 類似。昨天,上海國際汽車城創新港宣布正式開園,而「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正是其中的一部分(下稱「示范區」)。
這個汽車城已經入駐了很多企業,比如蔚來汽車、保時捷工程、上汽阿里、Auto Space 等等,這些大公司我們會后續進行報道。其實目前我們更感興趣的是所謂的「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們想干什么?
為此,GeekCar 對上海國際汽車城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榮文偉、執行總經理徐健進行了專訪。
示范區要解決【通信標準】問題
其實主機廠建一個測試場地是分分鐘的事,但是以后不只是一家公司的車在路上跑。自動駕駛汽車除了智能駕駛(比如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預警)外,還要「聯網」,這涉及到 V2X(車與車之間、車與基建之間)的通信標準問題。
雖然大家現在各有各的通信標準,可能誰的車也不聽誰的,但「統一標準」是自動駕駛技術的一個趨勢。通信標準統一,可以讓更多的車建立聯系,最大限度發揮 V2X 通信的功能。這就像現在面對的「充電標準」問題一樣,標準越統一這塊蛋糕就越大,也就能讓更多的人享用。
如果通信標準逐漸被歐美廠商控制,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限制我國汽車的出口。能夠推動通信標準統一,也是上海這個「示范區」建立更深遠的意義。
中國特色的道路狀況,就意味著我們不能照搬歐美的技術和模式,比如 V2V 通信和 V2I 通信,我們應該把設備成本更多地分攤到 V(汽車)還是 I(基礎設施)上?而且中國人多車多,還要解決交通「效率」的問題,這是我們和歐美國家很不同的一點。
榮文偉表示,在政府層面,工信部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自動駕駛所帶來的問題,正在進行技術路線和產品路線的規劃。
關于自動駕駛所涉及到的法律問題,榮文偉表示,目前自動駕駛還沒有發展到要立法的階段,但是相關部門、機構已經開始討論,達成了一定的「合 約」。從「鼓勵創新」來說,立法需要把握合適的時間節點,并不是越早越好,一切需要從問題導入開始,而不是提前假定會發生哪些問題。當「合約」已經不能解 決問題的時候,自動駕駛比較發達了,再來用法律來約束各方的行為。
現場體驗V2X技術
目前,很多主機廠、零部件廠商和通信公司都和該示范區有過接觸,比如上汽、長安、華為和德爾福等公司。
在示范區內,有三個團隊進行了 V2X 通信技術的演示,分別是清華大學團隊、長安哈曼實驗室、上汽同濟團隊。清華大學的測試車是由沃爾沃提供的 S60L,長安哈曼實驗室用的是長安 CS35,上汽同濟團隊用的是榮威 E50。
這次我體驗了上汽同濟團隊的 E50,目前可以實現與另一輛 E50 之間的 V2V 通信、與基建之間的 V2I 通信。
當后面一輛 E50 要超車時(可能是后車根據油門踏板位置和轉向燈判斷司機是否有超車意圖,再向前車發送超車信號),前面一輛 E50 就會提示后方車輛要超車和后車的大致位置。除此之外,還有前方車輛急剎預警、告知與下一個紅綠燈距離、告知前方有施工區域等功能。
關于不同研發團隊的「通信標準」的問題,我也問了同濟大學參與研發的研究生,他表示「與清華大學相比,他們之間的通信的物理層和 MAC 層是一樣的,但上層不太一樣。」
自動駕駛技術還處于正在發展的階段,但通過與業內人士的交流和實際體驗,之前感覺很遙遠的東西又離我們近了一點。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