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生產輪胎用的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膠、通用合成橡膠的價格整體呈現小幅上升的走勢。特別是丁苯橡膠的價格,自2015年1月份觸底后開始反彈,6月份的月均價為10770元/噸,較1月份增長1364.57元/噸,增幅為14.51%。順丁橡膠的價格則由1月份的8672.83元/噸漲至6月份的10880元/噸,漲幅為25.45%。天然橡膠的漲幅稍小,為10.94%。成本的上漲壓制了輪胎廠的利潤空間。
目前不三包胎的價格已經接近成本線,利潤空間不斷縮小。但是迫于市場需求低迷的壓力,近幾個月雖然原料價格上漲,但是輪胎的價格卻多次提價未果,一直在低位徘徊,有些廠家甚至繼續降低價格或以促銷的形式搶奪市場。此次復合膠新標準的實施則給一些輪胎廠帶來了更大的困難。
現在供輪胎廠使用的復合膠生膠含量為95%-99.5%,若執行新標準,復合膠中的生膠含量將會降至88%。對于東南亞橡膠加工廠來說,他們缺乏密煉機設置,參照新標準制造出來的復合膠品質很差,生膠含量差異也較大,且炭黑分散不均勻,目前東南亞橡膠加工廠基本不具備生產88%生膠含量復合膠的能力。東南亞橡膠加工廠后期如果添置密煉機的話,無疑會增加生產成本,變相抬升輪胎企業的采購費用,進而削弱產品價格優勢。對于輪胎工廠來講,如果采用新標準的復合膠,由于生膠含量的大幅降低,大大增加了輪胎企業加工使用的復雜性。輪胎各部件的膠料配方、工藝控制等必須要重新做大量的試驗和調整,成品輪胎也要重新進行各種檢測試驗。而且輪胎是汽車的安全性部件,所以還要經過汽車廠商的相關認證和審核。這一調整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二是增加了工廠的管理成本。此外,如果繼續采購現有的95%-99.5%天膠含量的復合膠則將被視為原膠,每噸進口需繳納1500元/噸的關稅,按2013年進口量150萬噸1500元/噸的關稅計算,中國輪胎也要為進口橡膠支付22.5億元的關稅,輪胎生產成本將大幅提高。
對于國內輪胎來講,今年受天膠、合成膠不斷上漲的成本影響,輪胎市場也曾躍躍欲“漲”。
近兩年連續的降價已經使得廠家銷售的利潤損失較多,部分廠家更是入不敷出,但是多數降價廠家并不是由于真正的原料給予的成本下滑,更多的是為了不失去市場份額配合其它廠家的同步行為,多為身不由己的事情。而此次復合膠新政屬于行業內統一新政,行業影響程度及普及程度較高,一定程度上是在借力國家力量來為這些企業署名一個合理的漲價理由,生產企業找尋這樣翻身的機會較少,所以不會放棄利用行業內新的洗禮來挽救還要丟失的利潤。還有一點,就是雖然行業內產能過剩、競爭激烈,但是從個別廠家破產的教訓來看,資金鏈的斷裂將會阻止一切發展的可能,而當下資金的來源需要有穩健及可靠的利潤才能保證。所以漲價還是有實現可能的,最多只是各個廠家漲幅不一樣。
“沒有愿意做賠本買賣生意的商家”這句話多是大家對價格無漲后品質擔心的主要原因。新增加輪胎生產成本將是既定事實,成本的提升對任何廠家來說都是生產中新的問題,如果廠家自己真心愿意承擔成本增加問題對于下游消費群體來說是個好事情,但是如果是以減少原料投入成本來控制成本增長的話,產量質量的穩定性將受到很大影響。近兩年價格不斷的下滑,輪胎質量及重量下滑的品牌已不在少數。
其實在本次的調研過程中,不三包胎受原料上漲的成本壓力和少量廠家已經上漲的影響,心思多少有點活動,加之今年部分不三包輪胎企業的庫存普遍不高,部分暢銷花紋甚至都較為緊缺,因此存一定的漲價可能。而對于三包輪胎而言,雖大家都明白市場需求不佳是導致二級和零售不進貨的主要原因,而漲價對市場刺激力度較小,更不可能解決問題。但今年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的漲價已造成生產企業的一定成本壓力,加之代理商對近兩年的輪胎降價行為較為反感,在心理上也希望此次的價格上漲使輪胎脫離跌跌不休的魔咒,而復合膠新標準執行可能是個不錯的借口。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