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奮跳上領獎臺,兩周前,維特爾加盟法拉利的第二站,就為車隊拿下久違冠軍。用一場勝利喚回了人們對2015賽季的憧憬,人們發現原來強大無比的梅賽德斯-奔馳在沒有機械故障的情況下,也是能夠被戰勝的。更重要的是作為F1運動的旗幟,躍馬軍團在經歷了幾個賽季的低迷之后,終于漸漸走回正軌。銀紅大戰一觸即發,這一切,也讓即將開戰的F1中國大獎賽充滿懸念。
輪胎策略費思量
在不少梅奔車迷心中,馬來西亞的慘敗可以歸咎為“一只輪胎引發的慘案”——因為對輪胎的過度消耗,讓漢密爾頓在最關鍵時刻失去了追擊動力,因此而制定的三停策略也被認為是馬來西亞站最大敗筆。
去年梅奔雖三次丟掉分站勝利,但沒有哪一次像上周在馬來西亞那么狼狽。在比賽中極好保護了輪胎,維特爾準確地執行了法拉利賽前布置的兩停戰術,創造了奇跡。用躍馬新掌門人阿里瓦貝內的話來說“就像瑞士鐘表一樣精準,只不過這次是意大利人制造的”。而上一次法拉利主導的被人津津樂道的戰術制勝,恐怕還是2004年舒馬赫在法國的那次不可思議的四停。
轉戰上海,和賽季揭幕戰澳大利亞大獎賽一樣,F1統一輪胎供應商倍耐力將攜中性胎和軟胎而來。中國大獎賽的賽道有著諸多高速彎角,賽道表面平滑,超車機會眾多。天氣地理條件與馬來西亞大獎賽截然不同,輪胎策略又一次成為關鍵因素。
倍耐力賽車運動總監保羅透露,公司給出的策略建議是兩停。“但之前的許多年,這里氣溫起伏不定——因此,這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變量。而且由于上賽道的龐大,使其有著眾多超車點和賽道纏斗區,因此對輪胎的掌控將成為冠軍之爭的關鍵。”
低溫或將助梅奔
春光明媚,相比酷熱難耐,賽道溫度高達60攝氏度的雪邦,四月的上海,氣候宜人。從夏至春,對于梅賽德斯-奔馳車隊而言,他們相信自己將在上海迎來春天。
低溫作戰一直是梅奔的優勢。從去年的意大利大獎賽到今年的揭幕戰,梅奔獲得了所有8場比賽的勝利。去年他們已經打破了F1多項統治級優勢的紀錄,而在墨爾本包攬冠、亞軍讓人相信W06賽車比去年的WO5更加強大,特別是拿到第二名的羅斯伯格都領先獲得第三的維特爾32秒之多。
最后一輪在巴塞羅那進行的季前測試里,梅奔賽車在低溫下使用軟胎的圈速比其他車隊使用超軟胎還快。維特爾承認法拉利在雪邦的勝利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梅奔少有的弱點,所以換了一個環境衛冕冠軍會立即恢復強大本色。
根據目前的天氣預報顯示,F1中國大獎賽周日正賽最高氣溫不會超過20攝氏度,且不說還有下雨的可能。所謂時勢造英雄,F1,就是賽道、溫度、輪胎造就冠軍。所以,當從高溫的雪邦來到低溫的上賽道,維特爾也說,梅奔還是最強的。“梅賽德斯對高溫的掙扎程度超過了我們的預期,而我們在馬來西亞的困難也沒預想的多,兩者相加讓我們能夠公平公正地擊敗他們。但在上海,賽道類型完全不同,天氣應該會涼爽很多。到了中國,他們會很強,因為他們總能在溫度低的時候做出標桿。”
領軍人的大考驗
一邊是被認為繼承了舒馬赫衣缽的德國四冠王,一邊是始終特立獨行的英國車王,漢密爾頓和維特爾的對決也被認為是F1王者的爭奪戰。
上海對于漢密爾頓是福地。他是在中國大獎賽中取得成功最多的車手,之前曾先后三次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贏得冠軍。用漢語說出“我愛上海”,漢密爾頓曾多次表示,上賽道是最適合自己的賽道之一:“我們依然還有提升的空間,因此我們正在努力工作力爭激發出賽車的更大潛能。相比墨爾本和雪邦賽道,上海是我真正感到享受的一條賽道,因為這里非常適合我的駕駛風格。”
獲得久違冠軍,雪邦的領獎臺上,維特爾激動地留下熱淚。事實上,在紅牛的最后時期,這位年輕車王的實力曾受到不少人質疑,更有人將他與漢密爾頓進行對比,認為他在離開火星車之后將變得平庸,但是從轉會法拉利之后的這兩場比賽來看,維特爾的個人能力在目前的圍場內確實是無可爭議的頂尖水平。
維特爾兩周前在馬來西亞雪邦賽道拿到了自己第40個分站冠軍,這也讓他距離追平塞納41場分站賽冠軍的紀錄只有一步之遙。不過,維特爾表示自己并未將在上海超紀錄作為自己的最大目標。“我不認為跟過去的車手相比這是公平的,很簡單,因為我們的比賽場次更多。”
馬來西亞奪冠后,一組今昔對比照片在網上瘋傳。維特爾和舒馬赫,兩代德國車王都與法拉利結下深厚情緣。距離偶像依然很遙遠,維特爾說:“我知道邁克爾的奪冠次數,靠近它那簡直不可能的事情。但我希望下一個冠軍并不遙遠,但是這也是其他車手想要得到的。”
坦言法拉利與上海有著深厚情誼,維特爾說,“上海有許多法拉利車迷。如果他們揮舞著法拉利的旗子,或多或少也是在為我助威,所以我非常期待中國大獎賽。對每位車手來說,上海有很好的觀眾基礎,因此中國大獎賽總是一場特別的比賽。那是一條瘋狂的賽道,有各種瘋狂的狀況,比賽中任何事都可能發生。”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