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初裁結果,認定多家中國企業輸美輪胎產品存在傾銷行為,美國將對相關企業征收反傾銷稅。美商務部發表的聲明指出,經調查,美方認定中國輸美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在美銷售過程中存在傾銷行為,傾銷幅度為19.17%~87.99%。
中國商務部回應表示,中國政府對此案表示嚴重關切,希望美方審慎處理。受訪輪胎企業則表示,受反傾銷影響,輪胎出口目前舉步維艱。
輪胎“多案加身”
一直以來,美國是中國輪胎最主要的海外市場,其進口量約占中國出口輪胎總量的三分之一。根據美方統計數據,2013年中國輸美輪胎產品總額約為21億美元,2012年總額約為12.7億美元。
2014年7月,美國商務部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請求,正式對中國輸美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美國商務部表示,基于目前公布的初裁結果,該機構將指示美國海關向相關企業征收反傾銷保證金。待初裁結果生效后,美國海關還將對相關企業向前追溯90天的反傾銷稅。按照程序,美國商務部將于今年6月就此案作出最終裁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預計將于7月作出終裁,如果兩家機構均作出肯定性終裁,美國海關將正式開征反傾銷稅。
這已不是美國第一次將貿易保護的大棒揮向中國輪胎產品。在此之前,美國商務部已向中國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征收最高81.29%的反補貼稅。在更早的輪胎特保案中,美方對中國輸美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3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從價特別稅。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日前就此指出,該案存在諸多瑕疵:第一,申請人為美工會組織,并非美輪胎制造商,且美國內輪胎企業不支持立案;第二,數據顯示,美國內輪胎企業盈利狀況良好,中國進口產品并未對美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第三,美調查機關無視世貿組織的相關裁決,仍堅持不合理做法,拒絕給予涉案的中國國有企業分別稅率待遇。
上述負責人表示,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希望美方審慎處理本案,避免再次破壞兩國相關產業的貿易與合作,制造中美貿易不和諧因素。
形勢嚴峻
據記者粗略統計,目前我國輪胎行業涉及貿易救濟案件高達7起,涉案產品包括轎車輪胎、工程機械輪胎、摩托車輪胎、自行車輪胎等,如此惡劣的外部環境嚴重影響了我國輪胎行業的發展,部分出口依賴度較高的輪胎企業眼下正面臨著極大的困境。
北京一家輪胎企業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近期,公司出貨量已經開始大幅減少。“以往早上七八點就有集裝箱在公司等著裝貨,我們有時候甚至要加班到晚上八九點才能裝完,但是現在一上午基本就裝完了。”據了解,目前該公司的生產車間只有一兩條生產線仍在運作,而以往,幾乎所有生產線全部開啟。
據公司外貿部經理王先生介紹,公司出口量接近生產總量的60%,其中美國市場又占據20%的份額。不幸的是,此次美國的反傾銷裁決將該公司的稅率定在了最高檔,接近88%。“據我了解,17家列入懲罰性關稅的中國企業基本都是國企,目前公司已經沒有降價空間了,只能做自我調整,包括市場結構和產品結構等等,但是這也需要資金的投入。現在來看形勢比較嚴峻。”王先生表示。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80%以上的輪胎企業均為中小型企業,出口依存度較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頻頻來襲的貿易救濟不僅打壓了這些中小企業,一些輪胎上市公司也因此受到了影響。比如佳通輪胎近期已在美國市場上全線提價9.5%,可見反傾銷大棒也已在此類大型輪胎企業身上留下了印記。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