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輪胎生產大國,改性炭黑產業市場潛力巨大。但在現階段該技術仍存在樣本數量少、技術不成熟、規模化難度大、形勢依然嚴峻等問題,科研部門應通過增加數據的科學性,使該技術從小試到中試階段,進而加強改性炭黑技術創新,加速實現改性炭黑產業、規模化、集約化。
這是記者從日前在京舉行的“改性炭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交流研討會”上獲悉的。
據介紹,改性炭黑的用途是作為補強劑,提高橡膠制品的物理力學性能和動態性能,尤其是應用于輪胎、傳送帶、膠輥中,降低壓縮生熱,降低滾動阻力,以提高濕抓著力,用途廣泛。
會上,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張義綱以“綠色輪胎發展新方向”為主題,從技術背景、創新性、市場前景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改性炭黑制備方法及取得有益探索和成功經驗。他表示,根據基礎理論和實驗數據顯示,炭黑改性道路從技術性能和經濟成本兩方面都優于白炭黑改性道路,炭黑改性技術僅僅剛剛開始,有很大發展余地和潛在空間。
與會專家也分別對改性炭黑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推廣、產業化以及經營模式創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