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山集團與美國固鉑輪胎之間的8年“姻緣”,究竟是畫上句號還是得以延續?最早將于一個半月后見分曉。合資企業固鉑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下稱“固鉑成山”)的歸屬問題,最終決定權依然掌握在成山集團手中,其若從固鉑輪胎手中購買股權,需要17.69億人民幣。
固鉑成山對固鉑輪胎而言只是其在全球的合資子公司之一,卻是成山集團最主要的核心資產。輪胎主業對成山集團的戰略意義依舊非同一般。成山集團此次能否奪回對輪胎業的控制權,最關鍵因素依然是資金問題。
27日,固鉑輪胎給經濟導報記者發來電子郵件表示,“固鉑輪胎于當地時間26日公布了固鉑成山的估值結果,這是由一家獨立評估公司完成的,其負責在獨立的基礎上確定固鉑成山的公平市場價值,但不包括商標以及固鉑輪胎授權給固鉑成山的技術的價值。該估值被確定為27.22億人民幣或按當前匯率約4.4億美元。”
固鉑輪胎在上述郵件中稱,“根據8月15日固鉑輪胎和成山集團宣布的協議,估值完成后,成山集團將在45天內擁有首選權,決定是否以估值價的65%收購固鉑輪胎所持固鉑成山65%股權;或是將其持有的固鉑成山35%股權以估值價的35%出售給固鉑輪胎;或者不行使這些選擇權。”
“如果成山集團決定不進行收購也不出售,固鉑輪胎有權購買成山集團所持固鉑成山35%股權。如果雙方最終均未選擇收購對方所持固鉑成山的股權,固鉑成山將按目前的結構繼續運營。此外,如果成山集團購買固鉑輪胎在固鉑成山的股權,固鉑輪胎在固鉑成山中仍將繼續享有至少3年的固鉑品牌產品生產和銷售權,包括卡車和客車子午線輪胎。”
“在固鉑輪胎尋求中國發展計劃之時,我們期待著固鉑成山所有權問題的最終解決。”固鉑輪胎CEO兼總裁Roy Armes說,無論誰擁有固鉑成山,固鉑輪胎都致力于繼續擴大我們的品牌知名度及分銷網絡。
近10年前,在國內輪胎行業的合資潮背景下,當時位列中國第三大國有輪胎制造商的成山輪胎,拿出輪胎這一優勢產業與固鉑輪胎成立了合資公司,前者僅手握合資公司49%的股權。
到2009年,成山集團將旗下的原成山輪胎清算注銷,這意味著其原來與輪胎生產經營有關的資產和業務全部轉由合資公司經營。2010年,固鉑輪胎宣布其在固鉑成山的股份提升至65%。
不過一直以來,中外方股東之間經歷了長久的磨合。固鉑成山的工會表示,“盡管雙方很努力,但仍然付出了沉重代價”,前4年間,先后更換了5任總經理,此后經營業績才得以提升,達到了合資8年來的最好的時期。
作為美國第四大輪胎制造商,固鉑輪胎與印度阿波羅輪胎之間的并購案在遭遇這家中國合資公司員工抵制后,去年年底以失敗告終。
按照固鉑成山的說法,該企業是美國固鉑全球八大工廠中“規模最大、利潤最好、成長性最快的公司”。據悉,固鉑成山是中國重汽、一汽大眾、包頭北方奔馳、華晨寶馬等30多家大型主機廠的主流供應商。2012年,固鉑成山稅前利潤1億多美元,創歷年最好業績。
近年來一直進行產業多元化發展的成山集團,除了輪胎主業外,還涉足鋼簾線制作、橡膠種植加工、海洋生物工程、房地產開發、生態旅游、酒店經營、金融典當等多種領域。盡管如此,輪胎業在成山集團的資產結構中仍占最核心的比重———以2013年1至2月份為例,成山集團營業總收入為12億元;同期,固鉑成山實現銷售收入達11.7億元。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