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5000公里就著急換機油?!
早在2006年,時任殼牌統一潤滑油公司總經理的李嘉,在《汽車之友》做了一個訪談,其中有如下一段對話:
汽車之友:
所有潤滑油公司都是汽車時代的贏家。
國內車輛換油周期比國外要短很多,經常是5000 公里就換,而國外至少一萬公里才換。這樣是否不太合理?有什么建議?
李嘉:
你說得很對,這屬于不理智消費。
有的汽車公司在國外要求15000 公里換,但同樣的車和油到中國就變成5000 公里。這對汽車廠家來說是保險了,消費者的付出卻更多。
但這并不是機油生產商能決定的,機油公司做了大量的消費者教育,但是沒有用。我們教育完了,廠家在說明書上還寫“5000公里換油”。比如標為“SL”的油,是全球第二高級的油,就算中國路況再差、油再不好,1萬到1.5 萬公里換都有富余。
而且,潤滑的效果有個曲線,我們測試SL 級的油,7500 公里是最好用的時候,但這時候很多人已經把它變成了廢油!不是說變黑了就不能用,我們自己用的車都是1 萬多公里才換油。
國外長效機油已經普及,而8年過后,長效機油在中國市場仍遲遲沒有流行,原因究竟為何?
機油消費潛規則
3月26日,杭州宣布實施限牌政策,截至目前,中國已經有6個城市限牌,近日關于重慶即將限牌的傳言更是不絕于耳。
限牌城市不斷增加,表明汽車保有量上升迅猛。2013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已達1.37億輛,平均每十個人中就有一人擁有一輛汽車。汽車市場的蓬勃帶動汽車后市場的繁榮,但對汽車保養知識的缺乏,導致不少消費者走進了消費誤區,機油行業就是典型。
誠如李嘉所言,國外長效機油已經普及,至少1萬公里才更換機油。而縱觀國內,車主普遍七八千公里便要更換一次,上萬公里更換者少之又少。
“寧愿用差點的機油,也要勤加更換”,這幾乎成了車主機油保養的習慣,然而事實真的如此?
盤點國內機油市場,三大潛規則盛行:
潛規則一:專用機油非汽車制造廠生產
目前,國內汽車廠家本身并不生產機油,多數通過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等大公司購進大罐裝機油,然后進行分裝;或者委托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生產,打上自己公司名稱,成為自己汽車品牌的專用機油。
為牟取暴利,有的汽車生產廠商、汽車4S店甚至委托小工廠生產加工。市場魚龍混雜,機油品質很難保證。
潛規則二:以“三包”服務脅迫車主使用專用機油
國內不少4S店以自帶機油質量無法保證為由,以出了問題不再承擔“三包”責任相脅迫,不允許車主自帶機油。
有的4S店甚至以保護愛車為由,誘導消費者使用高價機油,誤導消費者認為只有所謂“昂貴機油”才最適合自己愛車。
潛規則三:同牌同級機油,差額巨大
品牌、類別、等級,這些都是影響機油價格的因素,而在不同4S店,同樣等級的同一款潤滑油、,價格也能相差很大。
有4S店內工作人員透露:“越昂貴的品牌汽車,所用的‘同品牌、同等級’潤滑油,在4S店所銷售的價格與專賣店的價格相差越大,最高相差一半以上。”
潤滑油行業為了能夠持續牟取暴利,自覺達成了一致默契:將潤滑油塑造成快消費、高消費、專業消費類產品。消費者走進消費誤區,養成錯誤的消費習慣,將“機油的壽命就只有七八千公里”、“養車要勤換機油”作為常識、規律般遵循。
由于長年嘗慣了甜頭,潤滑油整個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鮮有人愿意戳破“皇帝的新裝”、放棄唾手可得的蛋糕。
戳破“皇帝新裝”
中國市場真的難以孕育長效機油?
事實不然,從幾年前開始,國內潤滑油市場“挑戰者”陸續出現,對“舊勢力”發起挑戰。
此次調查過程中,我們走訪到遼寧沈陽一位挑戰者——歐林潤滑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不到兩年,表面默默無聞,內地里卻快馬加鞭修煉內功,蓄勢待發準備在業內掀起一場“機油革命”;國內機油壽命普遍1萬公里左右,主打“長效”的韓國歐林卻自稱:“僅僅加注1次,便可行駛10萬公里”。
帶著歐林產品性能數據,記者詢問了大量的出租車司機和私家車主。“潤滑油壽命延長10倍”,絕大對數人都對如此驚人的性能提升持有懷疑態度。
在此之前,有必要介紹下這家企業的背景。
韓國歐林機油6S店
遼寧歐林潤滑油科技有限公司,是韓國大林株式會社在中國設立的、唯一一家韓國歐林的品牌運營團隊,全權負責歐林品牌長效機油全球市場的運營和推廣。
韓國大林株式會社是韓國本土知名潤滑油企業,已經有20年發展歷史,是韓國SK、韓國現代汽車、日本3M輪胎、錦湖輪胎等長達10年以上合作的供應商。為了拓展全球市場,花費兩年時間,調查中國機油消費市場現狀,結合中國霧霾天氣,了解中國民眾的實際需求,打造出“歐林”牌功能性全合成潤滑油,主打“長效節能”,注入一次即可行駛10萬、7萬、5.2萬、3萬公里.......并同時保證節省燃油5%以上。
為什么是韓國產品?整個市場習慣了機油七八千公里的壽命,帶著如此大尺度的變革貿然進入,市場能否接受?
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但前提是你得知道風口在哪。歐林潤滑油總經理趙翎雨認為,選擇長效機油,便是站對了風口,占齊了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潤滑油消費市場屬于汽車后市場,依附于汽車市場之上。然而,汽車尾氣成了中國城市霧霾的幫兇,談霧色變,六個城市限牌,間接壓縮了機油的市場。汽車的環保綠之路在哪里?燃油已經升級,機油的蛻變也將是時勢所趨。
地利:長效機油在發達國家已成熟多年,遼寧緊鄰韓國,運輸極其方便,韓國發貨到中國2個小時即可到貨。身處遼寧的趙翎雨自然比國內腹地更早看到先機,無論是去韓國了解產品還是借鑒模式,都占盡了地理優勢。這也就是為什么中國第一個長效機油“歐林”先從韓國傳來的原因。
人和:人終究要與自然和諧才可以共生,汽車也終究要與空氣和諧,。趙翎雨組建的團隊,普及的是長效機油的文化,改變的不僅僅是一部汽車,而是人與自然“和”的心智。
市場的成熟帶來消費者對產品更加徹底的理解與掌握,潤滑油也是如此。
2008年后,中國市場迎來了汽車消費的井噴式增長,汽車已逐漸由奢侈品向家庭消費品轉變,車主對于汽車養護知識的理解也逐漸加深。因此,長久以來潤滑油行業所營造的“快消費、高消費、專業消費”的氛圍將逐漸被驅散。
消費回歸理性,產品面臨升級,長效機油也必將以經濟、長效、節能、環保等特點,重構市場。
長效機油的商業邏輯
兩個業務員到非洲賣鞋,發現非洲人都不穿鞋。一個業務員說,非洲人不穿鞋子,這里沒市場;而另外一個業務員則說,不對,非洲人都沒鞋子穿,這里市場一片大好。
關于這則賣鞋的故事,人們耳熟能詳,然而到底哪個業務員正確,始終莫衷一是。
如果認為“存在即合理”,不敢涉險,恐怕就難有如今的可口可樂帝國;而如果知難而上,需要挑戰的則是整個行業的消費習慣。
商業世界的發展背后自有一套邏輯,只有遵循這套邏輯發展,才能免遭淘汰,否則即使繁榮也是曇花一現。這套邏輯可總結為以下四條:
1. 產品價格回歸價值;
2. 商家與消費者間信息趨于透明;
3. 渠道扁平化;
4. 圍繞用戶體驗進行產品迭代。
目前潤滑油行業中存在的潛規則,正是違背了商業邏輯的體現,如同蘋果顛覆諾基亞,佳能顛覆柯達,長此以往,機油市場必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
歐林潤滑油作為“試水者”,值得機油行業關注。主打長效機油,市場能否買賬?歐林的長效機油模式是否符合商業邏輯?
出租車數據對比分析
普通私家車數據對比分析
普通潤滑油:發動機磨損,對發動機曲軸及缸瓦有一定的磨損,造成發動機使用壽命減短,導致維修成本增加。
歐林潤滑油:延長發動機壽命5倍以上,減少尾氣排放70%,降低發動機噪音80%,節省燃料5%以上。
圖表展示的是歐林潤滑油的產品性能,在突出機油長效的特點的同時,不忘緊抓用戶的癢點——省錢省時。
歐林潤滑油總經理趙翎雨介紹,在市場拓展初期,歐林車用潤滑油的重點客戶是營運車輛,以這部分人價格敏感心理作為突破口,推廣長效機油文化,培養用戶認知、使用長效機油的消費習慣。
銷售的最高境界不是賣產品,而是賣圍繞產品而生的消費理念。
歐林潤滑油別出心裁,在國內首創機油6S連鎖店,集合“產品銷售、零配件銷售、售后服務、信息反饋、個性化方案解決、集體競拍”為一體。不僅為長效機油打造出更加專業的銷售平臺,更是將圍繞機油而生的一系列汽車養護理念實實在在地普及到消費人群。
潤滑油從看似專業、深奧的工業用品隊伍中被拉出,成為人人都能用、人人都會用的日常消費品,商家與消費者的信息阻礙得到消除,形成長久、持續、良性的消費關系。
另一方面,歐林所謂的長效,并不是埋頭研發,而是針對中國市場用戶調查研究過后有針對性的研發。以私家車為例,憑借韓國大林株式會社20年技術實力,通過300多臺次各種車型的實踐,歐林機油100%可以實現運營車輛和私家車長效節能,為中國汽車省時省錢。
除了幫助消費者省時省錢,歐林潤滑油還針對中國當前“霧霾”狀況,通過提升潤滑油性能,將汽車尾氣排放減少75%左右。
記者在調查市場對長效機油的接受情況時,普遍反映出一個問題:“跑了幾萬公里,萬一潤滑油失效,車子磨損壞了怎么辦?”
為了消除市場疑慮,歐林特意為產品投下110萬元質保,任何因歐林產品引發的故障,由PICC和韓國全球通保全額理賠。
2013年11月5日,歐林(韓國)機油國際連鎖機構中國總部在沈陽鐵西區開業,不到一個月時間,大連、海城、瓦房店加盟商陸續加盟。拓展市場渠道,歐林采取加盟與代理并行的“雙軌制”,傳統代理每個省份設置2-3名,車用機油與工業用油并行開拓;連鎖加盟則著重推廣韓國歐林機油6S店。
采訪韓國大林株式會社社長朱光瑞,這位70多歲、曾參與韓國潤滑油國家標準制定的技術專家感嘆:“上萬公里壽命的長效機油在韓國早已流行多年,中國市場卻遲遲沒有突破。殼牌統一、嘉實多這樣的大公司并非研發不出,而是不愿意做!”
房龍在《寬容》序言中曾寫道:寧靜的無知山谷里,人們過著幸福生活。古老的東西總是受到尊敬,誰否認祖先的智慧,誰就會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來自山谷外的漫游者打開了封閉的殼,盡管被守舊老人用石塊砸死,但希望就此散播。
商業世界中依舊存在著無知山谷,需要漫游者來散播希望。我們真正怕的并不是試錯,而是不知所措。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