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灣附近占道修車的情況太嚴重了,交通堵塞不說,晚上10點過后還在作業,噪音大得根本沒法休息。”接到張家灣附近的居民陳先生反映的情況后,昨日,我市交通執法大隊沙坪壩大隊和區工商分局,在沙坪壩區陳家灣火車東站附近,對該片區的23家汽修廠進行了突擊檢查。其中僅6家有維修經營許可證,但也都超范圍經營。同時,賣山寨零件現象也十分嚴重。
昨日,沙坪壩區,交通執法大隊人員對轄區內的汽修廠進行檢查
一個店的輪胎都是翻新貨
沙坪壩上橋張家灣片區是修車一條街,20多個門面不僅出售汽車零配件,還提供機汽修服務。昨日,記者跟隨執法隊員在現場看到,人行道成了修車場,幾十個大輪胎堆在人行道上,有兩米多高。不少門市前,修理工拿著工具敲敲打打,聲音嘈雜。
其中一家門店前,堆了5垛近3米高的輪胎,其中有的輪胎不僅翻新痕跡明顯,防滑花紋也有磨損,部分甚至完全被磨平。“你這些都是準備賣的嗎?”面對記者的詢問,其中一家店鋪的伙計含糊地回答:“這是用來換的。”
山寨貨冒充原廠貨 3倍價出售
記者與一位正在修車的司機謝師傅聊天,他說自己是來換剎車片的,跟老板很熟。“之前我兄弟的車壞了,他沒問我跟哪家熟,隨便找了一家維修。換了個剎車片,說是原廠配件180元,結果車子開了兩個禮拜,就‘吱吱’響。回來找那家修理廠,人都走了。”
謝師傅說,后來他們只能將汽車開回原廠修理,維修人員說,換的剎車片不是什么原廠配件,便宜的只要五六十塊錢。
23家汽修廠無一合法經營
隨后,交通執法沙坪壩大隊隊員走進一家店鋪問:“那你們有沒有執照和許可證?”“有啊。”伙計回答。“拿出來看看?”“證不在這邊,我們是分店。”隨后,伙計以老板不在為由,拒絕回答執法人員的詢問。
在接下來的22家檢查過程中,店鋪伙計均以“證件不在店里”、“正在辦理”等理由搪塞。
但記者了解到,該片區屬政府征地面臨拆遷,相關部門根本不可能受理該區域的執照辦理。
整個檢查中,只有6家商鋪拿出了“維修經營許可證”,但他們均被認定為“汽車專項維修業戶”,只能從事汽車發動機、車身、電氣系統和自動變速器等基礎零件的專項維護維修服務。但這6家店鋪在接受記者詢問時表示,只要是汽車上的零件,他們都可以更換。
對此,交通執法沙坪壩大隊執法隊員表示,這6家全部屬于超范圍經營。
這些汽修廠都被限時搬遷
由于張家灣該路段的23家汽修廠均屬于非法經營,交通執法沙坪壩大隊與區工商分局決定,組織23家商鋪的老板進行座談會。在講述相關法律法規后,勸其在限定時間內搬遷,并補辦相關執照后再經營,逾期將面臨取締。
此外,執法部門還在現場共清理占道維修廠家10家,聯合執法組責令其立即清理現場。
汽修廠“貓膩”不少
所謂副廠貨其實就是山寨貨
如何判讀汽修店是否有維修資質,避免遇到“貓膩”?
重慶交通執法沙坪壩大隊工作人員表示,許多車主在進店維修時,會被介紹所謂“副廠”和“原廠”的配件。“比如奔馳的一款剎車片正品要2000,副廠件只要200元。”他說,如今市面上,越普遍的車型高仿零配件就越多,而越高檔的車差價就越大。
該工作人員說,事實上根本沒有副廠一說,所謂副廠就是假冒偽劣。該工作人員表示,有的汽修廠很可能會在車主不知情的時候,將車上好的零件掉包成殘次品,即使不換零件也不排除,會用副廠產品來換汽車上損壞的部分。
正規修理廠需要具備維修經營許可證,而該證還分“汽車整車維修企業”(一類、二類)和“汽車專項維修戶”。
不同證件對修理場地、人員技術層次和設備條件有不同要求。對于超范圍經營的違規汽修廠來說,為了生存他們只會對客人出示維修經營許可證,但事實上他們的技師可能只具備修理某一零件的資質。
執法大隊人員提醒,找小汽修廠需要先查看維修企業的等級證書。如果車子要留廠過夜,要與廠家交接清楚,避免口頭承諾,還要確認油量和里程表記錄數等。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