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為期三天的亞洲埃森輪胎展進入最后一天,不少參展商中午便開始收拾展臺“打道回府”。門庭冷落,或許是大多數參展商幾天來最大的感受。
此次展會的主辦方中聯橡膠有限責任公司介紹說,展會規模逐年擴大,今年不僅展館數量多于去年,而且參展觀眾估計可達到18000人次。而據記者了解,參展企業普遍反映:“展館的面積確實擴大了,但是每個企業的展位也相應擴大了不少。”對于參展商集中反映“觀眾少”的問題,主辦方工作人員則矢口否認。
面對高昂的參展費用和收獲甚微的回報,有輪胎廠商表示,這樣的輪胎展,“來也不是,不來也不是。”本應主辦方和展商雙贏的國內輪胎展,何以遭遇如此尷尬,變成了“剃頭挑子一頭熱”?
各懷目的小展商有苦難言
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E1區的輪胎展館,三角輪胎、杭州中策、固鉑成山、雙錢輪胎等大型輪胎廠商的展位前,洽談生意、咨詢信息的人絡繹不絕,這很符合主辦方的描述。三角輪胎負責對外貿易的某人士直言:“我們這里人真不少。”
與這些大型企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更多的小型輪胎廠商和貿易商的展位前,觀眾可用“門可羅雀”來形容。日本一家輪胎貿易商告訴記者:“我們打算在展會上尋求一些對外貿易的機會,但是今年老外來的比較少。”
與這家輪胎貿易商抱著同樣目的的參展商不在少數。山東某輪胎企業海外銷售部經理說:“國內的業務可以挨家挨戶去跑,國際業務則不行。而輪胎展是一個可直接接觸國外輪胎采購商的難得的機會。”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積極尋求國外貿易機會的商家多為中小企業,大型輪胎廠商對此則不以為然。如雙錢集團,其市場開發部經理就表示,輪胎展上并不指望談成更多的業務,“僅僅是為了展示而展示。”
在輪胎整體出口貿易下滑的情況下,小企業都在積極尋求國外貿易的機會,但被寄予厚望的輪胎展此次卻遭遇“觀眾鮮有問詢”的尷尬;出口狀況較好的大型企業,展會現場不乏觀眾,但對貿易機會卻似乎顯得“無欲無求”。
大而不強輪胎展何去何從
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企業不積極參加輪胎展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國內輪胎展數量眾多,其中不乏參展觀眾萬人以上規模的展會;二是雖然各輪胎展規模不斷擴大,但大而不強、多而不精的情況一直存在。
據了解,目前中國比較大型的輪胎展主要有六七個,除了剛剛落幕的亞洲埃森輪胎展,還有中國國際橡膠技術輪胎展覽會、中國(廣饒)國際橡膠輪胎展及中國國際輪胎博覽會等。此外,還有林林總總幾十個規模較小的展會。
展會的分散舉辦,也分散了參展人流。“有些輪胎展根本難成規模,參展成本卻不低。”有參展輪胎廠家向記者抱怨道,“關鍵是客戶來得少,參加意義不大。”
談到輪胎展現狀,負責中國(廣饒)國際橡膠輪胎展的工作人員也表示無奈:“輪胎展‘熱潮’已經過了,無論是參展企業還是觀眾都變得更理智了。”
有業內人士建議,國內的輪胎展可以擴大參展產品范圍,例如吸引目前參展熱度較小的輪轂等參展;也有人認為,國內輪胎展的發展趨勢,將向橡膠機械、助劑方向傾斜。
無論如何,輪胎展在中國似乎正走在十字路口上。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