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防抱死剎車系統(ABS)、安全氣囊之后,TPMS(輪胎氣壓監測系統)成為國外第三個立法的汽車安全類電子產品。然而,就是這項被全球絕大多數汽車品牌廣泛采用的“輪胎氣壓監測系統”技術卻遭到了中國兩位從事相關技術研究人士的質疑,稱TPMS技術產品存在的重大技術缺陷屬于設計缺陷,并向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提出《召回和禁止銷售TPMS技術產品建議》。
此消息一經傳出,便引起業內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為何美國使用多年的標準卻遭到了質疑?汽車到底有沒有必要安裝TPMS?提出質疑的中國業內人士,又有什么解決辦法?
機緣巧合的發現
2013年1月1日,新年伊始,也是《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的第一天,而就在當天,國家質檢總局投訴中心便接到了該條例實施后的第一個投訴——《TPMS產品重大缺陷報告(召回和禁止銷售TPMS技術產品建議)》,投訴人為:傅建中、周龍庚。
據了解,TPMS為英文TirePressureMonitoringSystem的簡稱,中文意思是輪胎壓力監測系統,該系統為美國發明,通過采用無線射頻通信的胎壓傳感單元和胎壓監測單元,實現對輪胎壓力的實時監控。而且,美國政府已于2007年要求全美境內銷售的總質量小于4356公斤的新車必須配置TPMS系統。
如今,在美國已經強制安裝了五年多的TPMS系統,在中國卻受到了質疑與挑戰。
為了解事件的始末,記者聯系了兩位投訴人,傅建中已定居美國,未能如愿,最終聯系到了這封投訴信的另一位作者——周龍庚。
“是的,這封投訴信是傅建中先生和我寫的。質檢總局方面說,回復要兩到四周,因此,我們現在還在等待回復中。”周龍庚告訴汽車商報記者。
“說起對TPMS的懷疑,還要從幾年前的一份報告談起。”周龍庚回憶說。
八年前,傅建中與周龍庚看到了一份關于廣深高速車禍事故的統計報告,在這份1998年至2000年廣深高速的車禍事故統計中顯示,在此期間廣深高速共發生交通事故2484起,其中848起交通事故出現爆胎,發生率為34.14%(848/2484)。在爆胎事故中,前輪爆胎率為19.2%(135/848),后輪爆胎率為82.71%(693/2484)。
“按理說,前輪的爆胎率應該高于后輪才對,但這份報告中顯示,后輪爆胎的爆胎比例是前輪爆胎的四倍多,多次試驗后我們發現后輪缺氣是導致爆胎的諸多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可見及時發現是否缺氣并正確獲取胎壓信息的重要性。”周龍庚解釋說。
有資料顯示,在輪胎氣壓不足時行駛,胎壓比正常值低10%的,輪胎壽命將減少15%。當胎壓過高時,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會隨之減小,輪胎所承受的壓力相對提高,抓地力也會受到影響。同時,車輛在胎壓過高的狀態下行駛,還會導致輪胎本身減震效果減低,從而增加車輛減震系統的負擔,長此以往,對發動機底盤及懸掛系統都將造成傷害;胎壓不均,也容易造成剎車跑偏,同樣增加懸掛系統的磨損。
基于此,TPMS應運而生并被廣泛地運用。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調查,全美平均每年有26萬起交通事故是由于輪胎氣壓低或滲漏造成的;而在高速公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有70%是由于爆胎引起的,而美國強推的TPMS系統,其功能被認為正是為了提前預警胎壓不足,防止輪胎爆胎。
TPMS:輪胎守護神還是隱藏殺手
但傅建中與周龍庚研究后發現,TPMS系統并不能真正做到及時預警胎壓不足,反而會誤導消費者。
為了解釋TPMS的缺陷,周龍庚特意拿出兩張圖表給記者看,在畫著縱向與橫向縱坐標軸的紙上,上面分別標有三種車型的前后輪胎壓值參數以及它們安裝上TPMS后的胎壓值顯示。周龍庚以其中的一輛日系車為例,向記者解釋道:“該車后輪空載(1人)正常胎壓為2.0巴,滿載(4~5人)正常胎壓為2.9巴,而TPMS技術產品只根據空載胎壓數據監測判斷實時胎壓。當汽車(輪胎)由空載轉為滿載時,輪胎實際處于缺氣或嚴重缺氣的危險狀態,但由于設計問題,TPMS技術產品不但無法發現胎壓異常的巨大危險,反而提供胎壓正常的錯誤信息,使駕駛員疏于注意或錯誤操作(在缺氣狀態下高速行車),汽車乘員生命和財產安全處于巨大危險威脅之中。”
采訪中,周龍庚幾次強調,在中國,由于一輛車由一個家庭使用,所以會經常處于空載和滿載相互交替的變換之中,而TPMS并不能準確提醒車主胎壓是否處于正常范圍。
但對于周龍庚的這種說法,很多人表示不贊同,特別是一些生產TPMS的廠家。深圳市奧圖公司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TPMS是用傳感器測量實時壓力并上傳,怎么可能用空載數據當成滿載數據?他甚至懷疑這次事件是個炒作。
對于這個技術問題,記者采訪了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林程:“‘TPMS技術產品只根據空載胎壓數據監測判斷實時胎壓’的說法不太準確,TPMS可以根據空載時的胎壓數據來估算實時胎壓,以此作為一個參考系數,但車主正常開車時得到的監測數據,應該是實時的胎壓數據。”
為此,記者又致電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其工作人員一聽是媒體,便將“皮球”“踢”給了新聞辦,而當記者致電新聞辦時,接電話的人再三推托說不知道進展情況。
雙方各執一詞,質檢總局又“三緘其口”,到底孰是孰非?
TPMS背后巨大的利益鏈
“這種問題難道美國專家們沒有發現嗎?”汽車商報記者向周龍庚問道。
“沒有。”周龍庚介紹說,TPMS技術方案最初來自美國軍方的需求,1947年開始研發,至今已經經歷四代技術升級,但令人意外的是,TPMS的最初需求者美國軍方于1999年最終放棄TPMS。
周龍庚分析說:“美國政府的‘財團政治’屬性也許是TPMS成功‘軍轉民’的重要因素(耗時50余年的軍工項目所花費的巨額資金回收)。”
2001年7月,美國制定FMVSS138法規,立法強制推廣TPMS,要求自2007年9月1日起,全美銷售的總質量不大于4356公斤的四輪汽車必須配置TPMS。隨著美國以強制性法規(技術標準)推廣應用TPMS技術產品,歐盟、日本、韓國也開始了強制推廣TPMS的立法進程。
如今,經過十幾年的發展TPMS產業在中國也已經形成了巨大的產業鏈,據周龍庚介紹,目前,中國的TPMS生產廠家有一百多家,國內外廠商相互呼應,大有要讓TPMS在中國也形成強制標準之勢。
“請想一想,如果TPMS在中國成為汽車行業強制標準,以每年中國銷售1800萬輛新車算,一套TPMS系統2000多元人民幣,這將是一個多么巨大的數字?如果說,我們中國的消費者花了這2000多元真能買到安全也行,但由于TPMS的嚴重缺陷,消費者的2000多元等于白花,而得到真正利益的卻是美國廠商!”周龍庚十分氣憤地說。
為了解決TPMS的缺陷問題,傅建中與周龍庚所在的汽車安全公司,研制開發了TPMS(爆胎監測與安全提示系統)汽車胎壓檢測系統,并取得了國家專利。周龍庚介紹說,經過研究發現,汽車爆胎放氣時間為0.2S(秒),爆胎事故發生于爆胎后3S(秒)左右,通過提高對汽車胎壓的采樣頻率,配合ABS系統,BMBS與TPMS系統,解決了TPMS的誤報問題,也有效解決了汽車輪胎在行駛過程中的防、治問題。
基于此,也有質疑的聲音認為,傅建中、周龍庚投訴TPMS缺陷其實是為了推出自己擁有專利的新技術產品。“這個我們并不擔心,不管我們是不是TPMS的競爭對手,只要我們提出的問題確實存在,我們的產品能真正給消費者以安全就可以了,公道自在人心。”周龍庚十分自信地說。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