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途中,爆胎是最危險的事。造成爆胎的原因很多,輪胎性能惡化就是罪魁禍首。當輪胎逐漸磨耗、鋼絲層漸漸疲勞、胎面老化時,它的性能也就隨之減弱。
當車速到某一臨界點時,輪胎胎冠表面呈現的波浪變形將明顯增加,形成靜止波形,這就是輪胎的駐波現象。發生駐波現象時,輪胎不圓,胎溫急劇升高,簾布層與胎面會剝離飛散,小則可導致輪胎損壞,大則有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1996年9月,瀘寧高速公路通車,通車頭三天發生車禍8起,有7起由輪胎爆破引起。其中一些就是因為車速過快,引起駐波現象造成的。)許多國家對輪胎的最高行駛速度有統一規定,由輪胎生產廠標明在輪胎的側面,告訴用戶允許行駛的最高速度。
為防止爆胎,要經常檢查胎壓,包括備胎的胎壓。特別是烈日炎炎的夏季,輪胎與滾燙的地面接觸,若胎壓過高,很可能導致爆胎;而在高速行駛時,胎壓也不要太低,太低會引起輪胎變形增大而使胎溫升高。正確的方法是車速不要太快,行駛一段路程后,可在陰涼處冷卻一下輪胎,但不要潑水,以免輪胎各部分因收縮不均而加速損壞。要留意爆胎之前的一些預兆,如轉向盤突然不正常擺動、輪胎冒煙等等,對此要提前做好爆胎的應變工作。
高速行駛中,如果汽車后胎爆了,汽車僅僅是上下顫動,問題不是很大,汽車方向盤還可以控制得住,傾斜也不厲害,只要想辦法慢慢將車停下來就行了。若是前輪爆了,麻煩就多了,不僅汽車會顫動,發生傾斜,而且方向盤也會突然被一股很大的力量拉向爆胎的那一邊,稍有疏忽,沒有控制住方向盤,汽車就會向后轉360度。而此時若由于緊張而踩下剎車,后果更加不堪設想。因為輪胎泄完氣后,與鋼圈的結合變得很松弛,輪胎接觸路面的部分會因變形與鋼圈脫離,加上踩剎車,爆胎的那一邊車輪因阻力大,速度降得快,容易剎住,造成鋼圈與輪胎的徹底脫離。而另一車輪相應不易剎住,可能要繼續前進,這就像奔跑的人突然被迫跪下一只腳,使汽車發生翻滾。此時,絕對不能猛踩剎車,而要雙手緊握雙向盤,盡量控制前進方向,松開油門讓汽車慢慢減速。等到車速完全降下來后,再操控方向盤停在路邊安全的地方更換輪胎。
換胎時要打開故障燈,在車后放置警告標志,并注意呼嘯而過的車輛,尤其是換左側輪胎時。
換胎時必須拉好手剎,并且用物體頂住車輪,以防滑溜。換胎的工具只需千斤頂和曲柄搬手,這些工具皆可在隨車附送的工具袋中找到,它們放置于車尾行李廂內。
首先用千斤頂頂住需抬升的部位(按照隨車附送的車主手冊明確指示的部位),然后用扳手將破胎的車輪螺母旋松開。拆卸螺母時應注意旋轉方向,通常拆卸螺母,為逆時針旋轉,但有些車輛的左右輪卻不同,右輪是逆時針旋轉,而左輪則是順時針旋轉(生產廠家的目的是防止車輪前行時甩松螺母)。如果手力不足,可以用單腳踩在扳手的曲柄上面,利用全身的重力壓下去,也可以用一根長約尺余的鋼管套在扳手的曲柄上,這樣就可以擰松螺絲。松開螺絲后,先不要急于摘下螺帽,應先用千斤頂將車身升高,然后再摘下螺帽,把車輪退出,換上后備輪胎。換上后,先將螺帽戴上,然后將千斤頂降下,利用車身重量壓住車輪,再逐步旋緊螺帽。有兩點要謹記:一是上螺栓時切勿順序進行,扭緊首個螺帽后,要扭對角位置的螺帽;二是不能一步到位,而應逐步擰緊,這樣才可保證螺母不易松脫處理.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