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從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傳來消息,日本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下稱“東洋橡膠”)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簡稱“ITC”)提起訴訟,指控20余家輪胎制造商和銷售商,在美國進口或銷售輪胎時侵犯了其專利,其中涉及6家中國企業,包括山東的三角輪胎、玲瓏輪胎、永泰化工集團、濰坊順福昌橡塑有限公司4家胎企以及東風輪胎和廣州市華南橡膠輪胎。
東洋橡膠在訴訟書中稱,上述企業的輪胎產品侵犯了其胎面及胎壁設計專利,其要求ITC針對違規企業,禁止侵犯其專利的輪胎進入美國市場,并禁止銷售已經進入美國市場的違規輪胎產品。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導報特約評論員白明20日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繼中美輪胎“特保案”后,國際市場針對我國出口輪胎挑起的又一貿易爭端,“我們在積極應訴的同時,也要趁機反思,加大自主研發力度,爭取向產業鏈高端靠攏。”
貿易摩擦多樣化
20日一早,導報記者來到位于東營市廣饒縣大王橡膠工業園的山東永泰化工集團。在接待室里,該集團辦公室主任王欣顯得很淡然,他告訴導報記者,“形勢好的時候,什么事兒也沒有,形勢不好的時候,(國外同行)就會用各種理由找茬兒。”
資料顯示,2002年-2010年,中國輪胎產量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速,出口量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速。中國輪胎在全球市場中的比重逐漸提高、備受青睞的同時,也受到不少來自世界各地輪胎企業的“誹謗”。
白明認為,國際金融危機過后,美日等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緩慢,輪胎等行業急需市場需求支撐;同時,中國的輪胎企業競爭力越來越強,并且在受到美國反傾銷、反補貼沖擊后慢慢恢復活力,因此國外部分輪胎企業開始另尋途徑,企圖打壓中國輪胎業。于是,技術成為他們豎起貿易壁壘的新突破口。
白明表示,雖然我國輪胎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較大份額,但不可否認的是,生產技術方面仍然落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
王欣也認為這是外國輪胎企業設計的新的貿易壁壘,但他并不十分擔憂,“之前有外國企業說我們模仿他們的商標,最后還是他們敗訴。”
如今,美國輪胎市場的風吹草動似乎已經不會對永泰化工集團造成太大的影響。“中美輪胎‘特保案’后,我們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就少了,現在正在開拓澳洲、南非、歐洲等市場,以彌補美國市場的損失。”王欣表示。
作為輪胎生產聚集地,廣饒縣的其他企業也都有類似看法。當地另一家大型輪胎企業的負責人對導報記者表示,他們幾乎已經習慣了來自美國市場的刁難。
冷靜積極應訴
據了解,國外公司往往采用設置專利網、收取巨額專利使用費等多種方式,對中國公司形成專利壁壘。一些國外企業在獲得某個技術的專利后,以其為基本專利,將其改進技術及外圍相關技術均申請專利,形成一個由基本技術同外圍相關技術一起構成的專利網,從而豎起本企業強項技術的專利壁壘,使競爭對手無法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公司和中國企業打專利官司,許多并不是為了專利維權,而是把專利訴訟作為商業競爭的工具,把性價比高的中國產品趕出市場。
而國內企業總處于被動局面,正是由于海外專利訴訟案件消耗的人力、財力巨大,企業只好放棄應訴。“一個專利官司通常要花費六七年的時間,并且要付出巨額的律師費,我國一些小企業根本耗不起。”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秘書長袁德透露。
對于此次日本企業在美國市場訴訟中國胎企,廣饒縣大型輪胎企業盛泰集團的辦公室主任郭其濤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從訴訟內容看,胎面和胎壁都是輪胎表面,極有可能是花紋相似,若因此遭訴,我方企業比較冤枉。他表示,花紋是否與其他品牌相似,對廠家來說不容易知曉,只有在經銷商層面或者在市場上經過產品對比才能得知。
對我國輪胎企業來講,美國市場已不占據較大份額,不過對于海外訴訟,企業仍不敢掉以輕心。王欣表示,永泰化工集團將積極應對,“目前正在制定應對方案。”同時他坦言,這將是個漫長的過程。
在白明看來,企業不但要積極應對,必要時還可以采取反制措施。一方面,中方企業要借此時機促進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可以在WTO框架內,在我方擁有技術優勢的行業內對外企進行專利訴訟,比如光伏、家電產品等。
“今后專利壁壘會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要以平常心對待專利糾紛,更要熟悉國外的相關法律。”白明提醒。
當尋長久之道
主動縮減美國市場份額,進而開拓歐洲、澳洲市場,中國輪胎企業正積極應對來自國際市場的多方競爭,并尋求出路。我們不禁要問,如何能保證在新開拓的市場內不打“價格戰”和“技術戰”?如何立足長遠發展?而這始終是輪胎行業避不開的課題。
從發展歷程看,輪胎企業大多要經歷代工-品牌創新-技術創新的過程,面對日趨多樣化的國際貿易摩擦,最終還是要靠企業自身發展來解決。
以永泰化工集團為例,其邁過品牌創新的門檻后,越發重視自主研發了。王欣告訴導報記者,公司剛確立了品牌戰略,“現在越來越強調多申請專利和多創立名牌。我們正以擁有的一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為依托,加快產品性能升級并開發差異化產品。”據他介紹,該公司目前擁有1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山東省著名商標、1個山東省出口名牌以及各種專利等。
在研發投入上,廣饒縣的輪胎企業也越來越舍得花錢。郭其濤向導報記者介紹,公司自發展之始就十分注重品牌建設和自主研發,每年都從銷售額里劃出相當大比例的資金用于技術研發,支撐了海外市場的開拓,“目前海外市場銷售額占比超過30%。”
白明也認為,我國制造業與過去相比在技術層面已經大有進步,“廉價并不代表沒有技術含量,中國制造之所以廉價,也有控制成本和規模效應的因素。”
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會長張洪民則直言,我國子午胎技術起步較晚,與國際先進技術相比仍較為落后,目前想要解決類似海外訴訟問題并不容易,“從根本上減少這種問題的出現,還需要企業擁有更多自主技術,以及國內完善的專利法規。”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