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初,一起假輪胎糾紛涉及金額僅為20元,黃石市西塞山公安分局認為其無法立案(據刑法第一百四十條,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予以立案追訴。編者注)。但沒想到,這條20元糾紛的小線索,竟挖出遍布7省的制假售假特大案件。公安部為此專門發動集群戰役,調集7省警力沖毀窩點。
為辦該案,分局出動近40名警力,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到各地收集證據。“真沒想到這個案子會牽扯出數目如此巨大的涉假案件。”辦案民警說。
一個月壞了三條輪胎
2013年5月初的一天,黃石某建筑工地上,工人正頂著烈日運輸水泥。“哐當”一聲,一輛人力車歪倒在路邊。“怎么又壞了?這已經是這個月壞的第三條輪胎了,質量也太差了吧。”工人氣憤地朝輪胎上踢了一腳。工人向建筑商反映后,建筑商認為是輪胎存在質量問題。
原來,鄂州人余某在花湖一建材市場開了一家專門賣輪胎的店。今年4月,建筑商發現他店里的“朝陽”牌輪胎比市面上的輪胎進價要低,就一口氣買了幾十條。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就是這一批輪胎,讓他的施工進度一拖再拖。
建筑商拿著這條破輪胎找余某索賠,但遭到余某拒絕。無奈之下,建筑商只好向西塞山公安分局報案。民警隨即趕到現場調解,但因這起糾紛事件涉案金額只有20元,無法立案,最后經民警調解,余某賠償建筑商20元。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糾紛,但辦案民警并沒有放松警惕,而是選擇深入調查。
黑工廠半夜開工引懷疑
5月5日,在分局局長戚世平的部署下,該分局成立專案組,開始對余某展開調查。便衣民警到余某的店鋪里假裝購買輪胎,但店里沒有存貨,只好蹲守。
蹲守10天后,余某還是沒有任何動作,正當民警準備放棄時,余某開始行動了。
5月8日晚,余某從一輛山東牌照的大貨車上卸下一批輪胎。民警上前檢查,發現全為假貨,且均是“朝陽”牌輪胎。在工商部門的配合下,民警查封了余某的銷售窩點,并得知余某的上線在山東。
6月,辦案民警排查走訪發現這個制假窩點在山東高密市,隨即驅車趕到該地調查。“我們在當地都不敢說話,害怕一出聲被人發現是外地口音而打草驚蛇,問路都只敢去一些正規的店面或企業。”辦案民警李攀說。
在當地進行搜索后,一個小工廠引起了民警的注意。這家工廠白天靜悄悄的,一到天黑就開工,老遠就飄出一股刺鼻的氣味。
便衣民警假扮購買輪胎,混入工廠打探消息,并用55元的價格購買了一條假輪胎。“那個工廠是家庭式工廠,有兩條生產線,他們只在半夜工作。因為當時氣溫高,劣質橡膠味特別難聞,工人們戴著口罩面具都無法抵擋那個氣味。”陳齊國介紹。
在調查中,辦案民警通過該工廠的發貨單等資料,獲知該工廠與湖北、江蘇等7個省的經銷商有交易往來,涉案數額巨大。
收集完證據后,專案組立即向公安部匯報情況。8月12日上午9點,公安部統一下令收網,調動山東、湖北、江蘇、江西、河南、河北、云南、重啟7地警力,聯合發起一場跨區域的集群戰役,成功將犯罪嫌疑人周某、王某、余某抓獲,破獲了這起跨7省、涉案價值高達3000余萬元的制假銷假一條龍大案。
假輪胎印“名牌”身價漲3倍
據余某交代,2009年的一天,山東省高密市的周某來到他的店里推銷假輪胎。當時,余某正愁自己店里輪胎銷量不好。
原本,余某一直都只銷售正品“朝陽”牌輪胎,市面上統一零售價是66元,每出售一條輪胎可獲返利3元。但周某銷售的假輪胎價格僅18元,而且一般人看不出來是假貨。在利益驅使下,余某開始走上犯罪道路。
余某說,他從周某的工廠進貨后,遇到懂行的,就以30元、40元的價格賣;遇到不懂行的,就把假胎當真胎賣。“他們那里什么牌子都能造,要什么牌子他們就做出什么牌子,利潤高,很快就形成了一條生產線。”余某向民警坦白。
辦案民警介紹,輪胎是行車安全最重要的保障之一,而假冒輪胎交通適應性和承壓能力都差,在高溫下極易損壞,導致事故發生。
目前,余某已被西塞山分局刑拘,周某、王某也被當地警方刑拘,此案仍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