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整個輪胎行業,沒有一個全國性試驗常盡管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建立,但受制于土地、資金以及國際認可等因素,何時能建設中國輪胎業自己的試驗徹是未知數。
在已知的全球48個輪胎試驗場中,世界輪胎巨頭如普利司通有11個,固特異有6個,米其林有4個。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整個輪胎行業,沒有一個全國性試驗常
輪胎試驗場是汽車輪胎室外測試的專用場地。通過對輪胎各項指標進行測試,提高產品技術,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要。
國內輪胎業的尷尬
據歐盟標簽法規定,出口歐盟的所有輪胎均要貼上檢測標簽,要得到各種檢測數據,這就需要在輪胎試驗場進行試驗。然而,令人詫異的是,輪胎行業發展多年,我國國內竟然沒有一家全國性的輪胎試驗常
為了得到各種數據,國內輪胎出口企業必須把產品送到國外去檢測。對于輪胎企業來說,成本和負擔是沉重的。
盛泰集團總經理宋世良對此體會最為深刻。他讓助理將檢測報告拿給記者看。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看到,檢測報告并不是想像中的幾份薄薄的文件,而是厚厚一疊,大約有200—300份。
“只要是出口的輪胎,都需要許多檢測報告。”宋世良告訴本報記者,就拿歐盟標簽法來說,主要對輪胎的滾動阻力、噪聲、濕地抓著力等三個方面提出要求,做一份符合要求的檢測需要2萬—3萬元,一年的認證費用就需要100多萬元。
宋世良介紹道,取得這些認證都很貴,一條輪胎寄到國外需要花費幾千元。這兩年,光認證費用就花了好幾百萬元。
中國整個輪胎行業,沒有一個全國性試驗常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全球已知的48個輪胎試驗場中,世界輪胎生產巨頭普利司通有11個,固特異有6個,米其林有4個。
隨著歐盟輪胎標簽法施行,加之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相繼提高了對輪胎性能的要求,我國業界近年來對盡快建設輪胎試驗場的呼聲也日益高漲。輪胎試驗廠是輪胎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一個國家生產和開發輪胎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多家籌備建設中
如今,在歐盟輪胎標簽法這條“鯰魚”的刺激下,建設全國性輪胎試驗場的議題重新提上日程,并且已經有項目正在建設中。
“現在,輪胎行業缺乏全國性試驗場,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建立。”廣饒縣經信局副局長李杰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目前,廣饒縣對此也很重視,正在成立相關機構,研究應該如何建立輪胎試驗常
李杰認為,輪胎試驗廠的建設,能夠提高企業研發能力、為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打造基矗但其建立需要巨額資金,以及不低于2000畝的土地,依靠單個企業很難完成。
一份來自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2013年6月份的資料顯示,該協會在2011年7月就向省政府呈交了“關于建設輪胎試驗場的請示報告”,呼吁政府在項目建設立項、資金投入以及征地手續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
該資料還顯示,山東輪胎企業中,目前,玲瓏集團已經獲批960畝地,還有1000畝地待批,并且已經完成了試驗場的設計工作。
東營市也準備建立占地2000畝的輪胎標準試驗場,目前來看,項目已經進入實施階段。
據悉,玲瓏集團為建設輪胎試驗場計劃投資11.3億元,是企業3至5年的銷售利潤。
輪胎試驗場建設投資大、占地廣、周期長,單個企業往往力不從心。據興源集團總經理宋文博介紹,建一個80—100公頃的輪胎試驗場,至少要投資5億元;建100—200公頃的輪胎試驗場,要投資15億元左右。而且,輪胎試驗場的維護費用相當高,如果沒有充足的財力支撐,是很難進行建設與維護的。
據本報記者了解,除了上述企業以外,國內還有許多輪胎廠家都有建設試驗場的意向,比如中策集團、賽輪以及北京橡膠設計院等也在牽頭建設中。
實際上,輪胎試驗場的建設已在我國醞釀了近30年,國家還曾經為此專門立項,但都由于各種原因半途而廢,輪胎行業的試驗場夢想一直未能實現。
資料顯示,原化工部曾于1984年經原國家計委立項,在河北廊坊征地2500畝,籌建我國第一個輪胎試驗場,后因缺乏建設資金而被迫下馬;原國家計委也曾調研應用現有汽車試驗場進行輪胎試驗的可能性,由于試驗功能的差異性也被迫放棄。
“土地、資金以及國際是否認可”是最大瓶頸
為何輪胎業有如此大的產業規模,卻缺乏全國性的輪胎試驗場?眾多業內人士指出,建設全國性輪胎試驗場,有幾個關鍵點:土地、資金以及國際是否認可等。
“國內并不是完全沒有試驗場,也有個別企業建設了輪胎試驗場,但建設完成后的效果和當初設計卻相差甚遠。”李杰介紹稱。
據悉,李杰曾經考察了普利司通在浙江建立的輪胎試驗常該試驗懲當初設計能力差距甚遠,連設計能力的百分之幾都不能達到。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建立完成的輪胎試驗場,能否達到相關技術水平,以及檢測結果能否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這些在建設初期,都需要考慮到。
這種觀點得到盛泰集團總經理宋世良的認可,他表示,國內試驗場建設完成后,其檢測結果是否能夠得到國際認可,這點很難確定。
此外,興源集團總經理宋文博告訴本報記者,企業投資建設試驗翅背上很大的包袱。一般企業,也沒有這個能力跑下這樣的項目,很難拿到批文。
不久前,在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召開的輪胎試驗場籌備工作匯報研討會上,針對建設全國性輪胎試驗場,多家企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杭州中策集團董事長沈金榮表示,杭州中策一直想建設自己的輪胎試驗場,投資不是最大的問題,但關鍵問題是沒有土地。土地供應壓力大,而且國內的土地一般都要求有“畝產”,但輪胎試驗場根本沒有“產出”,因此很難獲得土地。
中國化工橡膠總公司總經理曹朝陽認為,建設輪胎試驗場,是全行業期盼的大事情,不僅僅是應對歐盟輪胎標簽法,保證輪胎出口需要。
業內人士也呼吁,建設輪胎試驗場僅靠行業力量是有限的,還要得到政府多多支持。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在立項審批、環境影響評價、土地審批、建設資金和稅收優惠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建成輪胎試驗場。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