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主要輪胎上市企業陸續發布了2012年年報。數據顯示,盡管過去一年輪胎企業的營業收入出現了小幅下滑,但多數企業運營利潤卻出現大幅增長。在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指標中,雙錢股份(9.02,0.06,0.67%)以約2.92億元位居第一,風神股份(9.01,0.05,0.56%)以約2.73億元緊隨其后,青島雙星(3.47,0.01,0.29%)去年凈利潤也超過2億元,而黔輪胎A(4.92,0.02,0.41%)和S佳通(9.85,0.25,2.60%)則分別實現凈利潤1.28億元和1.83億元。利潤同比增幅上,S佳通以138.71%的增幅位居第一,雙錢股份以65.36%位列次席。
在良好的業績支撐下,年初以來國內輪胎上市企業股票也表現不錯。截至4月23日收盤,雙錢股份今年的股票價格漲幅接近12%,風神股份上漲近8%,S佳通漲幅為23%,黔輪胎A上漲7.1%,賽輪股份(10.05,0.00,0.00%)更是大漲33.6%。而今年上證綜指跌幅接近4%,深證成指跌幅也有3.3%,輪胎企業股票遠遠跑贏大盤。
“天然膠等原料成本的大幅回落,成就了輪胎企業優異的利潤表現。”國泰君安期貨[微博]分析師胡慧認為,盡管去年國內天然橡膠期現貨價格曾經出現過幾次階段性上漲,但整體運行趨勢向下。2012年一季度青島保稅區內STR20均價在3824美元/噸左右,而到年末已經下滑到2800—2900美元/噸。同期,國產標準全乳膠的均價也從接近30000元/噸一線回落至24000元/噸。“輪胎終端銷售價格降幅遠小于原料價格的下滑,這是去年輪胎企業贏利增加的主要原因”。
橡谷投資咨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王海濱說,2012年橡膠開始了豐產大周期,給上游原料生產環節帶來極大壓力,再加上貿易環節庫存積壓,橡膠價格受到了極大的壓制。在2011年年初國內天然膠價格高位回落以后,輪胎企業比橡膠產業鏈上其他環節更快速地適應了市場形勢的變化。去年以來,多數輪胎企業基本都采取了原料“隨用隨買”的策略,以往“賭貨”備庫存的情況越來越少。橡膠采購占到輪胎成本的近50%,膠價一路走低提高了輪胎企業的經營利潤。
不少輪胎企業的年報也支撐了上述看法。雙錢股份的年報摘要中就稱,去年得益于銷量增加和天然膠價格的下降,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增加。S佳通也在年報摘要中表示,受天然膠等原材料價格回落的影響,產品的利潤空間擴大,企業的盈利水平有所提高。
“不過這樣的情況今年可能會有所改變。”胡慧告訴記者,由于去年以來輪胎生產毛利率很高,直接刺激了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但國內終端消費需求卻一直跟不上來,這就導致了目前不少輪胎企業產成品庫存積壓。如果未來國內汽車產銷數據仍沒有明顯改觀,那么輪胎企業的庫存壓力會越來越大,進而會擠壓原料采購需求,這種壓力還會向貿易環節甚至上游原料加工環節傳導。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