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企業已經倒閉了,現在再說什么也沒用了。”1月15日,西安一家輪胎翻新企業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言語中透著無奈和絕望。當記者再想問及倒閉原因時,這位負責人掛斷了電話。
這是一家上世紀80年代建立,占地萬余平米,采用冷翻工藝的輪胎翻新廠。記者發現,該企業的網站建設得很規范,很美觀,只是更新到去年7月便停止了。這家看起來十分正規的輪胎翻新企業怎會倒閉呢?據記者調查,目前,國內眾多輪胎翻新企業經營狀況令人堪憂,經營不下去而倒閉的企業亦不在少數。
這些輪胎翻新企業的倒閉應該跟一項國家政策有關。
我國已連續9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橡膠消費國,同時又是一個橡膠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國內70%以上的天然橡膠和40%以上的合成橡膠依賴進口。發展翻新輪胎是促進資源有效利用,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之一。事實上,輪胎翻新已經在我國發展多年,卻始終不溫不火,散亂地增長著。2012年7月,國家工信部頒布《輪胎翻新行業準入條件》和《廢輪胎綜合利用行業準入條件》(以下簡稱《準入條件》)。力求規范輪胎翻新行業,然而從政策執行5個月的情況看,輪胎翻新行業的難題并未解決。
■“準入”斬斷小企業活路
工信部出臺《準入條件》,是為提高輪胎翻新行業準入門檻,規范行業發展秩序,加強環境保護,促進企業優化升級。引導輪胎翻新行業向著“無害化回收、環保型利用”發展。《準入條件》對輪胎翻新企業的設立和布局、生產經營規模、資源回收利用及能耗、環境保護、防火安全、產品質量和職業教育、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等方面進行了規定。但僅對生產經營規模有具體指標要求,規定已建成的輪胎翻新加工企業,輪胎翻新年綜合生產能力不得低于20000標準折算條(折算為9.00-20規格統計);新建、改擴建的輪胎翻新加工企業,年綜合生產能力不得低于30000標準折算條。
常州力普特輪胎翻新有限公司的浦經理認為,《準入條件》 中的生產規模等要求斬斷了不少中小型輪胎翻新企業的活路。“現在經營狀況尚可的輪胎翻新企業基本都是與公交公司或運輸隊有長期合作關系的,但大多數企業想要達到標準要求的年綜合生產能力還存在著困難。”
浙江義烏路通輪胎翻新廠的毛經理表示,本來是為了規范輪胎翻新市場的《準入條件》 卻成為了眾多輪胎翻新企業難于逾越的鴻溝,“按照目前的情況看,恐怕還會有更多企業活不下去。”他說。
■四大難題待解
《準入條件》已執行5個月,輪胎翻新行業一直存在的難題并沒有解決。受訪企業認為,輪胎翻新行業仍然存在四大難題。第一,缺乏政府扶植,小型企業難以生存。毛經理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大多數的輪胎翻新企業規模不大,正規的輪胎翻新企業面臨諸多困難,限制著他們的發展。“政府將廢舊輪胎納入可回收再利用資源,但我們并沒有獲得鼓勵政策和補貼等。”他說。
第二,目前國內車輛檢驗標準也是制約輪胎翻新行業發展的原因之一。有輪胎翻新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你去驗車,用翻新輪胎肯定是無法合格的,而這種情況在國外是不會出現的。”新版《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12)》規定公路客車、旅游客車和校車的所有車輪及其他機動車的轉向輪不得裝用翻新的輪胎,這使得原本作為翻新輪胎大戶的客運企業不得不停止使用翻新輪胎。
第三,翻新輪胎缺乏認同。翻新輪胎行業魚龍混雜,仍有一部分生產不合格產品的小作坊。此外,消費者對于翻新輪胎缺乏認識亦是一方面原因,“不少消費者認為翻新輪胎就代表著殘次品。”毛經理說。
第四,利潤低,銷路窄。記者走訪北京一家輪胎翻新企業時發現,幾間廠房、十幾名工人,廠區內擺放的百余條翻新輪胎。這家企業的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翻新輪胎主要供應公交公司,公交公司提供舊輪胎,他們負責加工。大部分是9.00-20的斜交胎,同時也進行真空胎的修補工作。“雖然一年要翻新將近兩萬條輪胎,但基本沒有什么利潤。而且,明后年用斜交胎的公交車就要逐步淘汰,我們公司何去何從還不知道。”
■企業渴望政策支持
毛經理表示,若想讓輪胎翻新行業得到規范且有序發展,必須首先提高新輪胎的質量。發達國家普遍規定,新輪胎必須保證能進行三次翻新,而國內多數輪胎都很難達到這樣的標準,也沒有相關的標準要求。“廢舊輪胎屬于廢舊資源再利用范疇,那就應該得到充分利用。”毛經理認為,國外的輪胎翻新經驗我們完全可以借鑒,輪胎翻新在國際上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歐盟的載重卡車輪胎替換率中翻新輪胎的使用率達到60%左右,國際上對于翻新輪胎的使用和監管標準十分健全。他表示,翻新輪胎同樣需要售后服務跟蹤,確保翻新輪胎的質量。
此外,根據目前國內輪胎翻新行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特點,不少翻新輪胎企業提出希望政府對輪胎翻新企業提供補貼,扶持翻新輪胎企業步入正軌。“我們是正規企業,我們做的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為什么我們要受到政策的打壓?”這是不少輪胎翻新企業的呼聲。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