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在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等權威機構主辦的2012(第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上,隆重表彰了一批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產品質量管控、節能環保、責任傳播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企業。統管普利司通在華輪胎事業的普利司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此次不僅榮膺“2012中國社會責任優秀企業獎”,更是被授予“2012中國社會責任質量典范獎”的殊榮。這是中國社會與媒體對普利司通在建立領先時代的全球化品質管理體制、不斷革新為消費者提供最高品質商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不斷耕耘所給予的高度肯定。
近年來,消費者對輪胎安全的關注與日俱增,更多的目光投向了輪胎品質安全的把控。而伴隨汽車制造商的國際化進程,汽車零部件也被要求擁有“世界統一的品質水平”。對此,普利司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右田裕隆董事長表示:“普利司通集團擁有全球化的品質保證體制,從產品研發、設計、設備、采購、制造、物流直到銷售、市場企劃的各個環節,均嚴格遵循集團制定的全球品質保證標準和“全球化品質保證必備要素”。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針對中國市場特性和生產品目,制定了更為詳細的個別品質保證標準。在環境、安全、防災等各個領域,也推行“和普利司通品牌相符工廠”的生產認定,全方位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安全、安心”的合格產品。”
在嚴格的品質管理體制的保證下,普利司通全力提速科技創新的步伐,用心研發讓消費者安心的先進輪胎技術和產品。回顧2012,普利司通實現了諸多“首次”性飛躍,并將眾多凝聚了集團先進技術理念的高科技商品落地中國:旗下環保旗艦商品品牌ECOPIA綠歌伴系列首款SUV輪胎EP850的全球首發、以及其首款面向中國商用車用戶的R102商品的推出,是普利司通向中國市場全面普及高科技環保輪胎的“重磅”之舉。代表普利司通集團最尖端技術的搭載可缺氣行駛技術的輪胎*,繼2011年底實現國產化后于今年初順利配套華晨寶馬新五系,為這一尖端技術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普及開啟了大門。而搭載普利司通獨有發泡橡膠技術的冰雪專用輪胎品牌BLIZZAK冰銳客,也于2012年8月實現了除日本市場以外的首次現地化生產。值得一提的是,首款國產品BLIZZAK REVO GZ不僅延續了冰銳客的“冰雪全能”血統,更繼承了普利司通特有的綠色基因,因有效降低滾動阻力成為冰銳客家族中的首款環保對應商品。至此,普利司通在華乘用車商品體系中的五大品牌——搏天族、泰然者、動力俠、綠歌伴、冰銳客均告實現國產。而在商用車領域,包括無內胎載重輪胎以及面向極端路況在內的多款輪胎新品的推出,結合“普利司通•奔達可*輪胎綜合解決方案”這一低碳環保商業模式的進一步推廣,普利司通為廣大中國商用車用戶帶來了更為安全、節油的多樣化優異商品體驗的同時,也以更多經濟效益和安全保障幫助用戶實現綠色高效車隊運營。
普利司通天津工廠慶祝第一條國產冰雪專用胎誕生
“高品質保證”、“綠色環保”、“搭載行業尖端科技”是普利司通2012年新商品的最大共性,也是普利司通堅持以尖端技術與高品質引領行業未來發展的有力佐證。而這些豐富多樣的高品質商品,也正在通過普利司通遍布全國、以“車之翼”輪胎形象店、普利司通輪胎店、普利司通卡車輪胎站為首的多層次細分化家族網絡,以高附加價值的商品服務提供給廣大消費者。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普利司通在涵蓋產品品質、銷售品質、服務品質等在內的企業品質中不斷進步,并通過網絡建設、商品創新、培訓體系等各個角度逐步完善。朝著“扎根于中國,成為受人愛戴的企業”這一目標,普利司通在不斷擴展事業,提供安全舒適的汽車生活,創造出喜悅和感動的同時,也在安全環保啟蒙、教育公益、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支援本土汽車賽事,培養中國年輕車手等眾多方面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通過各種社會活動為更多的人的生活不斷得以改善和豐富作貢獻,為更多孩子以及家庭帶來關于低碳環保、健康和諧、幸福未來的美好向往。
即將到來的2013年,是普利司通中國“旗下轎車用替換輪胎市場90%以上的產品規格滿足普利司通集團的環保自主標準”這一環保戰略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一年,也是普利司通在中國市場尋求更高層次發展的突破之年。以“更進一步”作為企業目標的普利司通,必將秉持“最高品質貢獻社會”的企業使命,持續不斷地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的汽車生活,更加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為中國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貢獻,以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為目標而不斷努力。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