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臺灣協昱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栢祥、臺灣世界環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壽皇、山西省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秘書長劉俊平帶領的項目考察合作小組來汾陽市考察廢舊輪胎交易市場,并簽訂了輪胎項目合作意向書。副市長韓學堯及市國土、環保、招商、經信、中小企業等單位負責人及陽城鄉、演武鎮負責人陪同。
我市廢舊輪胎交易市場規模宏大且實力雄厚,一直以來吸引了眾多廢舊輪胎綜合利用企業前來洽談合作。我市的廢舊輪胎交易市場年吞吐400萬條、近20萬噸廢舊輪胎,多年的自主經營已經形成了以陽城鄉史家堡村為中心的覆蓋山西、陜西、新疆、寧夏、內蒙、河北、河南、甘肅等省華北最大、交通最便利、貨源最豐富、且可在短時間內迅速組織大量廢舊輪胎資源的交易市場,廣州、福建等省也均有本地人員長駐收售廢舊輪胎。且當地市場純屬民間自發,當地居民對廢舊輪胎的交易極富 熱情。
考察合作小組一行先后參觀了我市陽城鄉廢舊輪胎交易市場、演武鎮輪胎拆解與加工生產小區。在陽城鄉廢舊輪胎交易市場,幾十萬條車胎被分類、分戶碼放的整整齊齊。考察合作小組面對眼前數量如此巨大、種類如此之多、場面如此壯觀的廢舊輪胎儲存交易市場驚嘆不已。在聽取鄉鎮負責人的介紹后,考察合作小組表示在全國多年的商業考察中,從沒見過規模如此之大的市場。臺灣協昱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栢祥表示,汾陽這里雄厚的資源是建立大型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產業最重要的資本。
在裕和花園會議室副市長韓學堯表示:我市的再生膠產業始于六十年代演武鎮的火補輪胎,雖然起步早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及時跟上時代步伐,技術落后、生產及管理也是以家庭小作坊式的粗放形勢為主,難以形成規模產業,處在淘汰邊緣。市委市政府近年來發動當地群眾的交易熱情,努力發掘現有的橡膠資源,規范交易市場,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及管理模式,尋找由小作坊粗放式經營向產業化、集約化過度的途徑,并設法建設華北最具代表性的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產業。對來汾投資的相關企業,汾陽市政府會全力協助、并依照相關規定給與政策上的幫扶。
隨后副市長韓學堯與臺灣協昱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栢祥共同簽訂了《汾陽市人民政府與臺灣協昱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關于新建廢舊輪胎熱裂解項目的合作意向書》。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