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實施3年的對華輪胎特保措施于2012年9月26日到期。由于在法定期限內美國國內產業和行政當局均未采取任何延長該措施的行動,該措施如期終止。這對眾多有著出口需求的輪胎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為其重返消費潛力巨大的美國市場打開方便之門,不僅出口利潤將有大幅提升,訂單也會大大增加。
輪胎特保案始于2009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于當年6月29日提出建議,對中國輸出美國的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三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從價特別關稅。根據程序,9月4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向美國總統奧巴馬提交了關于中國輸美輪胎特保案的最后建議報告。美國總統將于9月17日前作出是否采取措施的最終決定。2009年9月11日,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決定對中國輪胎特保案實施限制關稅,為期三年。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第一年將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加征35%關稅,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
受其影響,2009年10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輪胎數量同比驟降50.4%、環比大幅下滑63.3%,當年第四季度進口量萎縮了40.1%。此后,2010年和2011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輪胎數量下滑幅度分別達到21.4%、16.1%,雖然在2012年上半年進口量有所恢復,但由于對比基數不斷縮小,絕對進口數量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仍下降了四成左右,對中國輪胎出口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隨著輪胎特保案結束,我國輪胎行業整體開工率也開始不斷增加,對庫存的消耗有所提升,9月底庫存已經跌至25萬噸,基本為2011年底的水平。而國內市場方面,國家新一輪的汽車下鄉政策也有望出臺,政策主要針對小排量汽車及農用車,而這也有利于我國轎車輪胎及農用車胎市場的銷售,側面上也將帶動國內市場對輪胎的需求。
此外,今年以來,美國新車銷售表現明顯優于中國和歐盟。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美國輕型車銷量累計達971.12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4.7%。同期,中國與歐盟的新車銷量增速分別為4.1%和-6.6%。預計今年全年美國新車總銷量有望達到1440萬輛,同比增長12.5%。因此,伴隨著美國車市恢復活力,巨大的外部需求刺激有望增加國內輪胎產銷量,進而加快海外膠源采購,有助于提高全球橡膠去庫存速度。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