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統計,全國每天有80萬臺挖掘機,在數以萬計的工地上進行施工作業。而這些工地則將繪制出中國經濟發展的藍圖。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0》,在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中,建筑業占GDP的比重為6.58%,居制造業、農業、采礦業、批發零售業之后,位列第五。其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不言而喻。
由于大量集中使用高能耗的工程機械設備,其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濃度遠遠高于城市的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更為嚴重。根據中國科學院近日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8%GDP增長的背后,是僅為美國26.9%,日本11.5%的能源使用效率。隨著中國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的增加,中國工程機械設備的保有量不斷攀升,而這些高能耗設備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也日益受到廣泛的關注。
我國現階段的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而隨著鋼鐵,水泥等污染大戶在“十一五”期間的集中治理,未來的節能減排任務需要在其他行業尋找突破口。“十二五”規劃顯示,未來5-10年工程機械行業將成為我國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板塊。開展工程機械產品節能技術研究和工程機械產品能源多樣性技術研究,將是“十二五”期間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如何使自己的產品更節能,更環保,成為了擺在國內外工程機械廠商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研發綠色技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作為機械設備的“心臟”,發動機不僅是動力輸出的關鍵,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設備的油耗表現。然而國內企業的節能技術尚處在起步階段,更多是通過簡單的技術改進,輔以零部件的合理配置,打造屬于自己的節能環保產品。盡管這些技術上的調整,能在保證成本穩定前提下,控制油耗降低排放指數,但卻不能從根本上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節能之路帶來實質性的變化。
反觀國外,廠商正加速著發動機的研發與革新。以綠色環保引領者沃爾沃為例,沃爾沃第4代混合動力已在建筑設備投入使用,可節省30%~40%的燃油。而其早年推出的七款由不同代用燃料驅動的卡車技術,也將在集團旗下其他公司推廣,這些燃料的二氧化碳凈排為零,因此不會增加溫室氣體。而依托母公司的強大技術優勢,諸如挖掘機等建筑設備,也將“喝上”清潔的燃料。
除了發動機,國外巨頭還著力研發其他綠色技術,以大幅降低燃油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例如沃爾沃建筑設備推出極具突破性意義的創新成果OptiShift專利技術,不僅能降低15%的燃油消耗,而且增加操作者的舒適度和裝置的耐用性。在短時間作業的前后換擋過程中,OptiShift能識別車速、行駛方向和油門位置,從而自動減速,使設備變速更為平滑,提高生產效率。這項技術取代了之前高磨損、低效率的減速模式,降低了設備在裝載、運輸、爬坡等過程中的燃油消耗。目前,OptiShift專利技術已應用于沃爾沃L150F、L180F及L220F型輪式裝載機。
提升操作技術,減少燃油消耗
受限于資金和技術的雙重考驗,國內企業僅靠技術研發,實現節能安全,仍任重而道遠。
因而,我們還需要尋找更多途徑,來確保當下游客戶無法承擔新技術帶來的高投入時,節能減排依然得以有效實現。
在這一點上,中國最具規模工業潤滑油企業安美集團已經取得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鑒。據中國制造業冠軍聯盟總干事羅百輝介紹,安美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對客戶現場輔導員進行節油操作的培訓,效果非常明顯。掌握節油技術的操作手最高同比可減少20%-25%的油耗,而公司的油耗總共減少了約5個百分點,節省的費用高達200萬元。這也意味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總共減少了500噸,既保護了環境,又節省了成本。由此可見,操作員對設備的理解和使用習慣也是影響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
安美集團全國市場總監顏國飛表示,如果把工程機械行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換算成百分比,包括投資建廠在內的生產制造環節對環境影響占12%,使用周期中燃油消耗占58%,燃油排放占30%,機械保養維護占5%,再循環利用產生-5%的回沖。那么,在工程機械使用的生命周期內,93%的影響都是來自使用環節。以挖掘機為例,目前全國挖掘機操作手已逾100萬人。如果每個設備操作手都能堅持選擇最高效節能的燃油發動機,憑借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對設備進行良好的操作與維護,就意味著每年至少可節約14.4億公升燃油,以及減少37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對于國家而言,是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對于社會而言,優化城市生活環境;而對于下游客戶而言,則是實實在在地節省燃油成本。這無疑是一個三方共贏的局面。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認為,我國挖掘機操作手操作技術參差不齊,是阻礙行業實現節能降耗的困難之一。因此,如何幫助挖掘機操作手掌握專業的節油操作技術,將成為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一件大事。
應對市場需求,安美集團組織綠色制造系統培訓--結合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幫助用戶企業建立其良好的節油習慣,實現在不降低生產力的情況下減少油耗量。與此同時,安美大學自今年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綠絲帶”活動——綠色節油挑戰賽,旨在通過競技比賽和節油培訓課程相結合,提升中國用戶操作整體水平,降低油耗,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綠色”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節能減排不僅是提高和改善機械設備性能的關鍵,也直接決定了機械設備的市場競爭力。無論是在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現今還是未來,想要贏得市場,實現突破,富有眼光的國內外各大廠商都不會改變節能減排在其核心戰略中的突出位置。以當前中國最具規模工業潤滑油制造商安美為例,其在模具制造、線纜加工、緊固件生產、工程機械方面始終秉承“品質、安全、環保”的核心理念,堅持高效戰略,通過開發先進的零排放技術,優化用戶使用習慣,積極發展未來綠色技術等四管齊下的方法,在每年降低數百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為客戶帶來生產力和盈利的雙提升。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指出,機械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重要的基礎性支柱產業,機械工業的節能減排工作既是行業內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內在需要,也是通過提供節能產品,發展節能、節水、節材、智能化高附加值產品。
我們希望看到更多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人員培訓,挖掘自身潛力,開發出適合我國行業發展的節能型工程機械,使我們的建筑工地,不再是環境污染的代名詞,而真正成為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的風向標。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