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45年,蘇格蘭發明家羅伯特·湯姆森就拿到了充氣輪胎的專利。從那時以來,充氣輪胎成為每部汽車的標準配置,只是有4輪、6輪,甚至多達18個輪子的區別。現在的充氣輪胎相當耐用,司機們并不需要時刻去檢查它們的氣壓。當然充氣輪胎還是有軟肋的,比如還是會爆胎、漏氣;回收處理也頗不容易,單說美國吧,每年就有300萬條充氣輪胎報廢,丟進越來越高的輪胎山。
普利司通的工程師們研制了一種新概念的不充氣輪胎,能有效地免除爆胎之苦。不充氣輪胎的中央有鋁合金制成的輪轂,輻射出一個由熱塑橡膠包裹著的許多輻條組成的密集網格。為得到充氣橡膠輪胎那種有彈性的感覺,工程師們讓輻條有足夠的剛性,以避免振動(振動會消耗能量),同時又得讓輻條夠軟以保證旅程的舒適。
通過計算機建模后的處理,輻條編織成的網格非但能承受車輛的重量,還能支撐車輪滾過障礙。普利司通說,新輪胎的設計使滾動阻力減小,從而達到了節約燃料的目的。這種輪胎也更容易回收,因為熱塑性材料容易熔化,再重新注塑,這是橡膠充氣輪胎做不到的。
工程師們目前測試的是直徑8英寸的不充氣輪胎,用于推車、叉車類型的低速車。為客車準備的較大尺寸輪胎的測試版正在開發,不過面臨著許多挑戰。工程師必須確保輪胎在極端溫度環境下的耐用性。他們還必須找到一種方法,避免巖石、泥土、積雪嵌入輻條網格,因為這可能破壞輪胎的平衡性。
科研人員表示:一旦它們進入市場,司機可以節省燃料,再沒有爆胎之苦;輪胎山也不會日見長高了。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