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鄧雅俐、常務副秘書長徐文英、副秘書長兼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等一行5人,考察了四川海大橡膠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四川凱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凱力威公司總經理余政綱等公司高管陪同范會長一行全程參觀了輪胎生產過程,并進行了座談交流。
余政綱向范會長等協會領導介紹了企業情況,凱力威公司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整合優勢資源,由四川海大集團與國內知名企業共同發起設立的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四川海大占股25%,是最大的股東。2010年企業開始動工,選址簡陽市工業園區,占地1000畝,一期投資4.67億元,建設規模為60萬條全鋼子午胎,于2011年1月建成投產。目前,企業已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取得了ISO/TS16949質量管理體系認證、GB/T2400環境認證、GB/T2800職業健康安全認證;完善了營銷、服務體系,通過了國家3C認證,美國DOT、歐盟ECE及歐盟環保和噪音認證,以及產品自營進出口權。
余政綱說,公司即將啟動二期工程,規模為年產80萬條全鋼子午胎,“十二五”期間,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目前,公司產品將向兩方面突破,一是在無內胎子午胎產品上下功夫,計劃無內胎產品占比達到40%以上;二是在礦用花紋輪胎上做出特色。
范仁德表示,西南地區輪胎企業不多,凱力威公司的發展具有市場條件和五糧液集團的資金條件,同時還擁有用水、用電及用工成本低的優勢,因此海大集團及凱力威公司具有有發展潛力。
范仁德說,看了公司輪胎生產線后,感到生產設備在國內是比較先進的。不過他同時也指出,盡管如此,與國外相比,國內輪胎生產的自動化程度還是相差較大,不久前在日本參觀住友輪胎工廠,看到國外輪胎企業生產效率非常高,整個工廠很少見到生產工人,包括輪胎成型工序,大部分都是機器人生產,這方面國內企業的觀念與國外還有差距。他認為現在中國輪胎工廠也應切實考慮這個問題,提高工廠生產自動化水平是大勢所趨。凱力威公司的合作伙伴如巨輪、軟控等公司,都在研究機器人技術,完全可以通過合作伙伴的協助成為應用機器人的樣板企業。
范仁德指出,凱力威作為一個新企業,尤其要重視輪胎生產工藝管理,這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工廠加強企業管理和職工培訓,從一開始就要從嚴要求,一定要嚴把質量關。
余政綱表示,工廠二期項目已經將提高效率和自動化水平作為試點。另外,工廠在培養操作工人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方面加強培訓,另一方面穩定用工人員,保持工廠用工穩定,目前一期580人定員已基本穩定。
最后,范仁德還為凱力威公司題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