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輪胎工業的中心向東方轉移,中國和印度兩個輪胎生產大國正在越來越多地引起世界的關注。目前,中國已名副其實地成為世界輪胎工業的加工中心,輪胎產量及進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伴隨著印度經濟的全面發展,印度輪胎工業也已經步入一個蓬勃的快速增長階段,盡管目前印度高速公路還不很發達,載重子午胎的比例還相對較低,但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潛在的競爭正悄然發生在兩國的輪胎企業之間,我們對印度輪胎工業的現狀更應該有一個深入的了解。為此,對兩國輪胎工業的特點進行了如下總結:
1.中國和印度都是世界輪胎發展新型國家,正成為輪胎投資重點
2011年世界輪胎75強排行榜中,中國入選企業最多,共28家,其中內地23家,臺灣5家。臺灣正新橡膠在中國企業中輪胎銷售總額高居第一,成為中國輪胎企業中首次入選世界前10強的輪胎公司。2010年中國輪胎總產量達到4.43億條,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子午胎產量3.75億條,子午化率超過80%。除了輪胎產量和輪胎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輪胎企業也已經意識到品牌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民族品牌的培育已經列入企業的發展計劃。一批國內自主品牌的輪胎已經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享有聲譽。中國輪胎工業的一系列舉措無疑表明中國輪胎工業正在從輪胎大國向世界輪胎強國邁進。
2011年世界輪胎75強排行榜中,印度共有10家輪胎企業入圍,入選的企業總數僅次于中國,位居第二。20101年印度輪胎產量為7608萬條(不包括摩托車胎產量)。
2.兩國轎車子午化率都達到世界水平,但產量懸殊
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轎車已經走入了中產階級的家庭,特別是最近幾年,中國轎車工業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2010年轎車銷量已突破1800萬輛。同時配套的轎車子午化率已經達到100%,與世界同步。2010年轎車及輕卡子午胎產量已經達到2.88億條。并且轎車子午胎基本實現無內胎化。
目前印度轎車子午化率為98%。但產量與中國差距很大,家庭轎車只是局限在富人的生活圈中,相比中國,印度中產階級的比例較低。2010年轎車及輕卡子午胎產量僅為3370萬條,只有中國的11.7%。但我們也注意到,印度的轎車子午胎數量正在逐年提高,也正在縮小與中國之間的差距。
3.載重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兩國差異較大
2010年印度載重輪胎產量1567萬條,工程輪胎1.9萬條。2010年中國載重子午胎及工程輪胎共計8700萬條。
2010年印度載重輪胎的子午化率比2009年增長3%,增至10%。根據印度輪胎制造商協會的預測,到2014年卡客車胎子午化率將達到25%。未來幾年伴隨著印度公路建設的推進,以及這兩年印度國內新增載重子午胎項目的投產,載重胎子午化率將得到一個快速的提升。但由于兩國國情和文化的差異,不可能完全復制中國載重子午胎的發展模式。
4.橡膠消耗比例不同
印度輪胎生產中,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比例為70:30。中國輪胎生產中兩者的比例為60:40,這個比例雖然低于世界合成橡膠應用的比例,但中國合成橡膠的應用遠高于印度。盡管印度是世界天然橡膠第四大生產國,但由于天然橡膠資源的有限,不能滿足其輪胎生產的需要。印度輪胎制造商協會也意識到這一點,印度輪胎工業也在緊跟世界輪胎工業的發展趨勢,在減少對天然橡膠的過分依賴的同時,擴大合成橡膠的應用。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