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20日對中國內地及香港特區多家企業生產的合成橡膠樹脂等產品發起“337調查”,以確定它們是否存在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表聲明說,涉案產品主要是合成橡膠樹脂,包括輪胎制造中的增粘劑。這項調查共涉及11家企業和個人,其中絕大部分具有中資背景。
聲明說,美國化學中間體制造商圣萊科特國際集團(SI Group)今年5月21日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指控美國進口及在美國市場銷售的上述涉案產品侵犯了該公司的商業秘密,要求啟動“337調查”并發布排除令和禁止進口令。
所謂“337調查”最早得名于《1930年美國關稅法》第337條款,后經歷數次重大修訂。根據該條款,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有權調查有關專利和注冊商標侵權的申訴,此外也開展涉及盜用商業秘密、商品包裝侵權、仿制和虛假廣告等內容的調查。
根據有關程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啟動“337調查”后,必須在45日內確定終裁的目標時間,并盡快完成調查,通常案件需要在一年內作出裁決。如果涉案企業被裁定違反了第337條款,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發布相關產品的排除令和禁止進口令,這意味著涉案產品將徹底喪失進入美國市場的資格。
今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產品多次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并行的“雙反”調查以及“337調查”,貿易保護主義明顯升溫。除個別產業外,幾乎所有受調查的產品都被施以貿易制裁。中國商務部多次表示,希望美國政府恪守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承諾,共同維護自由、開放、公正的國際貿易環境,以更加理性的方法妥善處理貿易摩擦。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