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盟標識法的規定,從2012年11月1日起,所有在歐洲銷售的轎車和卡車的新輪胎都必須貼上一個能效標簽。 就像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在電冰箱等家用電器上所貼的節能標簽類似,貼在新輪胎上的標簽也用不同的顏色和等級,來表示輪胎的各方面性能。
其實歐盟在2009年就已經做出這一規定,經過兩年多的醞釀和準備,直到今年的5月份才開始具體實施,固特異和鄧祿普輪胎公司已經從今年5月底開始全面在自己的產品上粘貼這樣的能效標簽。從2012年11月起,歐盟新的標簽法規2009/1222/EC正式生效,這將要求輪胎制造商對燃油效率、濕地性能和滾動噪音等方面進行更嚴格的控制。輪胎標簽法是歐盟能效計劃的一部分,旨在提高能源效率,進而促進輪胎廠商的競爭,并提高輪胎產品的整體性能。
目前不光歐盟,世界各國都正在醞釀實施輪胎標簽法規,韓國已經率先開始實施強制性輪胎標簽法規;日本從2010年開始實行輪胎標簽制度,但只是自愿性質并沒有強制實施;而美國早在六年前就已經通過了包含輪胎標簽規定在內的相關法律,但目前行業團體和監管機構一直在對這項法律的具體條款進行博弈,相信歐洲的輪胎標簽法規開始執行也能加快美國相關法規正式出臺的步伐。這些國家相繼出臺輪胎標簽法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打算將產品出口到歐盟的輪胎制造商和汽車制造商都必須遵守這個新的輪胎標簽法規。
歐盟的這項新輪胎能效標識方法,將根據輪胎滾動阻力值,將輪胎的燃油效率參數分為A~G七個等級:A代表性能最好,G代表性能最差,A級和G級輪胎的油耗差別在7%到8%之間。而濕滑路面性能也分為A級到G級,參考標準為車速每小時80公里的情況下剎車到靜止所用的距離,抓地力為A級的輪胎的剎車距離要比最差的G級輪胎短18米。另外,該標準還將輪胎的滾動噪音分貝值直接標示在標簽上。
在韓國的輪胎能效標準中,輪胎的滾動阻力和濕滑路面抓地力將被分為1~5五個等級。日本的輪胎能效標準也將主要標示輪胎的滾動阻力和濕滑路面抓地力等級。美國在能效標準的等級劃分方面尚未給出具體規定,但很有可能會根據輪胎的燃油效率、牽引性能和胎面磨耗對輪胎進行分級。
輪胎能效標簽的出現將從很大程度上改變輪胎市場的格局,過去消費者購買輪胎都只能通過輪胎經銷商的介紹或廠家的宣傳信息了解輪胎的性能,新的輪胎能效標簽的出現將使消費者能很直觀的獲得輪胎產品的性能信息,從而很容易的選擇到自己想要的產品。
【今后的輪胎對比評測或許將變得很簡單……】
在廠商方面,新的能效標簽的出現已經使得廠商不能再單靠大力度的宣傳,就獲得好的市場銷售業績。每家廠商的產品都由一個統一的標準來標示其性能,產品好壞一目了然。這會加劇市場的競爭,也能促進廠商將更好的產品推向市場。
編輯點評:這個新法規的推出對于我們消費者是個利好,今后更換和選擇輪胎可以有很明確的標準,只是歐洲的標準離我們太遠,并且國內市場銷售的輪胎產品也與國外市場有所區別,不知道國內輪胎市場什么時候也能有類似的標準出臺,希望國內的標準出臺也能像調漲油價一樣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