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科學成果鑒定會上,北京金運通大型輪胎翻修有限公司的“特巨型工程輪胎翻新技術”和“樹坑膠絲蓋板”順利通過了以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會長朱軍、協會技術委員會主任程源及中國輪胎資源循環利用研究中心主任南開大學教授劉雙喜為代表的近10位業內專家的鑒定。
據了解,重達5噸的特巨型輪胎,目前我國的生產技術還需完善,卻已能翻新。輪胎翻新的下腳料和不能翻新的廢舊輪胎打成膠絲制成樹坑蓋板,既美觀、輕便、美化環境又透氣滲水,實現了對廢舊輪胎利用的吃干榨盡。同時,輪胎翻新設備也由國外引進到自主研發制造,實現由造產品到造設備的飛躍。這些外人看來完全不可能實現的事,在專家的幫助下都在金運通變成了現實。
變黑色垃圾為綠色產品
我國是橡膠嚴重缺乏國,國內只有海南、云南、廣東三個天然橡膠產地,年消耗橡膠卻達500萬噸左右,其中70%需依賴進口。近幾年,橡膠的價格更是上漲了3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我國目前的輪胎翻新率不足5%,遠低于發達國家輪胎翻新比例45%的水平,廢舊輪胎的翻新率、回收率和利用率都處于較低水平,遠不能適應當前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的要求。
據了解,每生產一條大型工程輪胎,需50畝地的橡膠原料,而翻修一條可節約30畝地的橡膠資源。如果到了一定使用年限的輪胎不去修復,將成為不可降解的黑色垃圾無法進行處理。據初步估算,一個中等城市每年至少有20萬噸輪胎被丟棄,這樣不僅加大了投資,而且這個黑色污染物,還極易造成環境污染。
金運通董事長孫玉和告訴記者,一條型號為4000R57的輪胎售價40萬元,翻好只需15萬元,而且使用壽命相當。也就是說,每翻修一條輪胎給國家可節約4噸橡膠,節約生產成本20萬~25萬元。
劉雙喜告訴記者,廢舊輪胎資源循環利用作為朝陽產業,已逐步成為人們的共識。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十分重視舊輪胎的翻新再利用,而且發達國家已將其作為節約橡膠資源的重要產業。舊輪胎預硫化翻新加工過程無“三廢”排放,是綠色環保行業,不僅可以節約大量橡膠、鋼絲、石油能源等資源,而且又可以實現廢舊輪胎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
打造綜合利用產業鏈
我國每年產生大量的廢舊輪胎,尤以大型工程車輛輪胎為多,在環境惡劣道路上行駛,價值幾十萬元的礦山運輸車輛輪胎一般只能使用一年。大量的廢舊輪胎不僅污染環境、浪費橡膠資源,還增加了運輸成本。如何把這個問題解決好是關系到節約能源、環境保護的大問題。孫玉和看到了這里面的商機。
雖然我國成立了大胎辦,攻關了30余年,但到上世紀90年代大型輪胎在我國還不能翻新,惟有美國一家公司可以。“只要外國人能做,我們中國人就能做。”正是憑著這種信念,孫玉和多次到國內外取經鉆研,終于掌握了翻胎技術。程源說:“金運通是我們行業十佳企業,也是國家示范企業,它現在主要翻巨型的工程輪胎。比如特巨型自重5噸的輪胎,目前我國就它一家能翻。其中,特巨型5噸重的工程輪胎是最大的,我們國家新胎生產技術還欠成熟,但是它翻胎卻超前了,超過了新胎的研發進程。”
輪胎翻新過程中打下的胎面膠料和廢胎體扔掉很可惜,如何進行利用呢?孫玉和看到樹坑裸露地面平時積污后存雜物,被風刮起塵土飛揚,與整潔街道不和諧的情景,突發奇想準備制造樹坑蓋板。樹坑蓋板的常用材料鑄鐵沉重,長時間擠壓土地不利于樹木生長。而膠絲蓋板輕便、透氣、滲水利于樹木生長,而且美觀、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它的材料取之于廢舊輪胎,為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找到了另一條合理出路,是資源再利用,低碳環保的典范。
在研制樹坑蓋板的過程中,變膠粒為膠絲的突破增加了產品的柔韌性,彈性好、不易折,因此這種板還可用于兒童樂園、老年活動中心、景觀大道、休閑廣場和體育場跑道等。
從造輪胎到造設備
孫玉和指著車間的一排設備告訴記者:“這些大型輪胎的翻新設備全由美國和德國引進,技術水平處于世界前沿,而對面一排全由我們自己研制。原來引進的設備只能翻新兩噸的,我們自己造的卻能翻新五噸的了。”
在嶄新的特巨型輪胎翻新生產線跟前,金運通生產負責人說,幾十種不同規格巨型輪胎翻新,在這條生產線上就全可解決。而傳統翻新一種規格輪胎就需要一臺硫化設備,生產操作很麻煩。據介紹,輪胎翻新過程中最核心的硫化設備,也已經由完全依賴進口到自主研發制造成功,并于2011年8月投入使用,從而使翻胎合格率達到98%,使用壽命甚至超過全新輪胎。自主研發制造的這條生產線設備,能翻新各種規格的輪胎,最大的能翻新重5噸的特巨型輪胎。其翻新生產成本和能源消耗,比用其它設備工藝翻新胎節省60%。
不但如此,金運通近幾年還開發出來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已獲14項專利權,具備了好設備、好材料、好工藝三大輪胎再制造關鍵因素。獨家配方胎面材料是金運通核心技術,能與老胎體緊密粘接到一起。
1999年,金運通與鞍鋼大銅山鐵礦共同開創了全程承包模式,目前已與8家礦山簽訂全程輪胎承包合同,實行輪胎采購、使用、管理、翻新及修補、廢胎處理一條龍服務模式。據了解,這種模式在美國的礦山企業中占70%左右。
去年12月3日,河北省泊頭市副市長張雋到金運通進行了考察,并就在該市建立生產基地合作細節進行了商討。孫玉和說:“下一步我們將采取聯營、合作等多種形式,在各地建立分支機構,輸出我們的設備、胎面材料、修補工具、工藝技術,實行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銷售。而金運通公司總部將成為技術研發中心和教育培訓基地,推動中國的廢舊輪胎再制造事業做大做強。”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