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12年沃德十佳發動機(Ward's Autoworld)榜單出爐。從獲選的10個發動機來看,大多為3.0升或3.0升以上排量的發動機,但仍然有一款現代的1.6升GDI和幾款2.0升排量的發動機。十佳中除一款混合動力發動機外,其余多為渦輪增壓或機械增壓的缸內直噴發動機。由此看出,這一引領美國車輛動力系統未來發展趨勢的發動機榜單,在彰顯其傳統風格的動力澎湃的同時,也在向著注重節能與環保的方向發展,并把更多注意力轉向了燃油效率的提升。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在2007年時只有約18%的汽油機是增壓的,但預計到2015年將有54%的汽油機為增壓發動機。在節能減排的全球趨勢下,發動機增壓、缸內直噴、小型化,加上變速器多擋、智能化,已經成為當前國際動力總成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
國內已形成發動機高效小型化+
變速器多擋智能化的趨勢
其實,近期國內幾家企業的動向也表明,動力總成的高效率、多調節、小型化產品,將在近些年的發展中維持高速的增長態勢。例如,由長城汽車動力研究院自主研發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成功量產并搭載在最新亮相的騰翼C50車上,同時這一動力還將搭載在哈弗H6等后續產品之中。據了解,相比同排量發動機,由于該發動機在缸體、缸蓋、進氣歧管等處采用了鋁合金材質,并且氣缸蓋罩采用塑料材質的措施,從而讓整機重量下降了20%,整車油耗下降16%,有效地改善了整車經濟性。同時,它的功率提升了25.6%,扭矩提升了36.2%,可輕松達到1.8L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能顯著實現更好的動力性及燃油經濟性。
另一家國內自主品牌車企比亞迪也推出了同時搭載1.5T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和DCT雙離合器組合的車型S6和G6,而且今后還將陸續推出1.2升和2.0升排量的TI發動機,將分別配備在比亞迪全新一代3系和6系車型上。
據悉,比亞迪1.5T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全鋁合金發動機,結合了渦輪增壓、缸內直噴、分層燃燒、可變氣門正時、全鋁合金等五項技術措施,將強勢推動比亞迪整車產品的發展。
另一家國內車企廣汽集團近期也表示,繼推出傳祺1.8T版車型后,廣汽在1.0升甚至0.7升等小排量發動機上的研發成果未來也將推向市場。
無獨有偶。陜西法士特公司,也在2011年與美國卡特彼勒集團啟動了合資生產AT自動變速器的項目。該項目達產后將可形成年產12萬臺重型AT變速器和150萬只工程機械零件出口的生產能力,實現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
發動機與變速器兩大行業
將攜手攻堅
記者從近兩年來國內部分企業的動力總成生產、研發動態中了解到,“發動機高效小型化+變速器多擋自動化”實際上已經成為國內車企面對節能與排放大趨勢所做出的不可多選的選項。在包括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連續主辦的兩屆“國際先進自動變速器技術研討會”和其他一些技術研討會上,這一思路由一汽集團技術中心主任李駿等專家多次提及。
在對相關的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和中國齒輪專業協會進行采訪時記者也了解到,兩大協會目前所做的節能減排推進工作均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邢敏告訴記者,包括一些已上市的新型節能發動機,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導的推進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工作中的大部分項目已經進入實際研發階段。按照該節能減排指導性文件的精神,到“十二五”末期,國內各類內燃機產品的燃油消耗率應當實現比“十一五”末降低6%~10%的總體目標。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措施中,主要將通過利用先進的汽車電子技術進一步提高汽油機與柴油機的效率,輔以尾氣后處理等措施,從而實現中期節能與減排目標。
與此同時,作為動力總成中另一大平臺的汽車變速器行業,近些年由重慶青山、南京阿福、陜西法士特、北京斯達福、天津中德、湖南江麓容大、山東盛瑞等自主變速器廠商推動的各種型式的多擋(包括無級)自動變速器,從研發到批量生產的歷程也不斷鼓舞著行業內整車廠商的信心。中國齒輪專業協會秘書長李盛其向記者表示,多擋智能化自動變速器在國內自主企業的逐步量產,將配合發動機的升級換代迎來國內動力總成節能減排的新時代。
據悉,由于發動機與變速器這一動力總成組合在新的法規面前的相互結合匹配作用將越來越明顯,由發動機行業與變速器行業組成共同的聯盟、形成共同的研發平臺的設想也越來越現實。邢敏和李盛其均表示,兩個協會在此設想上不謀而合,雙方將研究聯合成立中國動力總成創新大聯盟,以求整體上對發動機與變速器所形成的動力總成實現一體化的系統研發,以在較短時期內形成國產優質高效的動力總成,為國家節能減排戰略承擔起行業應有的責任。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