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11年市場扶持政策的退出,讓中國汽車市場看著有點“懸”,但一年下來,中國車市依然以超過1800萬輛的業績穩居全球第一大市場的寶座。放眼2012年,無爆發式增長跡象,產業規劃中“振興”任務仍任重道遠,“調整”將成為主旋律。
展望2012年,業內專家認為,中國汽車市場調控正處于一個節點期,相關產業政策將在年中明朗,汽車企業要做好自身調整,盡快面對行業回歸健康發展的現實。
市場
產銷破2000萬輛大關
“不可能再有大幅的爆發式增長”幾乎是所有業內人士對于今年車市銷售情況的預測,大家普遍認為,經過了去年的動蕩調整,今年車市會以好于去年的形勢繼續保持向上增長,增幅大概在5%-8%,產銷有望突破2000萬輛。二手車置換、新能源車是公認的新增長點,刺激著車市向上的神經。
當然,也有各大城市治堵政策出臺等方面的預期,讓各大車企不敢再盲目地大舉發動攻勢,而是紛紛調整渠道布局,靠更縱深地鋪網來尋覓更多的增長點。總之,2012年中國車市是利好與掣肘同在,而掣肘的目的是為了調整,發展仍是大方向。
點評:對車市增速不高的預期,使很多車企做出了今年以“調整”為主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又會反過來加速車市的調整,保證其溫和增長。因此,2012年中國車市增長勢成必然,2000萬輛是一個理性且帶挑戰的目標。
豪華品牌
延續領跑全行業
中國豪華汽車市場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遞增,隨著越來越多的豪華車企加入“入門級”產品的爭奪,預計這一趨勢在2012年將繼續下去。奧迪、寶馬還有奔馳都確信,中國的豪華品牌車銷量依然會強勁增長。有專家預測,中國或將取代德國地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豪華車市場。
無論是投資擴產還是渠道下沉,豪華車企搶占市場份額的意圖明顯,豪華車制造商加快了向中國市場投入產品的節奏。與此同時,在國產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今年國產豪車出口,也有望助其擴大在高端車市場的份額。
點評:豪華車產品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高速成長。豪華車消費者對價格和政策敏感度較低,市場刺激政策的退出對其基本沒有影響,加上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品牌升級,2012年的豪車市場或將繼續一枝獨秀。
自主品牌
由量變到質變
自主品牌汽車在2011年的市場表現難以令人滿意,整體低迷給自主品牌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伴隨著自主品牌生存空間的進一步萎縮,諸多自主品牌紛紛調整了前進的步伐,潛心“修養”,不求量變求質變,并不約而同地把重心放在車型升級、品牌建設等軟實力上。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趨勢,很多國內廠商明確表態,要大力支持自主事業發展。東風汽車高調發布:到2016年自主品牌銷量將達到300萬輛。與此同時,長安、奇瑞、華晨等車企也各自針對旗下自主品牌事業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戰略變革。
點評:在大力扶持自主品牌的呼聲下,國家政策也有望向自主品牌傾斜,為今后自主品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012年自主品牌必將轉向謀求可持續發展的持久戰。
新能源車
各大車企爭相搶跑
“新能源”是2011年汽車行業最熱詞之一,進入2012年其熱度更是持續飆升。財政支持車企技術研發、獎勵技術產業化、對購買者給予補貼、減免購置稅等費用……在新能源車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等方面,國家的政策扶持力度越來越大,而這些都刺激著車企爭相投入到新能源這一產業中來。
不同于2011年的破冰、試水,2012年新能源車將真正步入私人消費時代。北汽、上汽、廣汽等以幾萬輛計的新能源車規劃均已出臺,而豐田、本田、通用等汽車巨頭更是瞄準了潛力無限的私家車市場。2012年,新能源車大戰戰火未燃,但硝煙已起。
點評:一年多以前科技部的一份報告中稱,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發展到100萬輛以上。給力的數字讓各大車企斗志昂揚,眼下,他們正在爭相搶跑,加速搶奪分食新能源這張美味的大餅。
合資品牌
渠道爭奪戰升級
相比自主品牌,2012年部分合資品牌車企的產能擴建將陸續完成,屆時國內合資企業將圍繞渠道擴張和營銷戰術展開競爭。一線城市市場銷量的下滑和三四線市場的漸趨火熱,讓外資品牌看到了低端市場巨大的利潤空間。2012年,占盡優勢的合資品牌除牢牢把控中高端市場外,觸角將進一步延伸至低端市場,并在以中小城市為代表的三四線市場,與本土車企展開近距離對決。
此外,盡管政府已經將汽車行業發展重心轉移到鼓勵跨國汽車公司在中國投資汽車關鍵技術以及零部件方面,但眼下的形勢是,合資企業依靠在渠道上的品牌強勢強攻,而這無疑會引發市場格局的變化,迫使車企營銷體制創新。
點評:易車指數顯示,合資品牌在2012年除了繼續在一線城市保持優勢外,渠道的下沉將為品牌的發展保留充足的市場空間,但如何在營銷變革中突破阻力,順利實現突圍,將是營銷體制改革潮流中各大車企面臨的課題。
品牌服務
價值鏈被延伸
面對汽車銷售逐漸減弱的情況,業內專家普遍認為,2012年汽車經銷商們會將主攻方向轉向加強汽車售后服務、加大汽車維修保養等服務類項目的利潤比拼力度。
汽車售后服務市場一直存在著較大的調整、發展空間。有報告預測,2012年汽車后市場的營業額將增至4900億元,售后服務正逐漸成為整車銷售之后的中國汽車市場第二塊“大蛋糕”。汽車售后服務是廠商維系車主關系和提升用戶滿意度的重要指標。目前經銷商面臨品牌建設不夠、服務鏈短、售后服務差、人才素質低等問題。隨著汽車投訴案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由銷售轉向售后服務、創建服務品牌、拉長服務鏈,成為汽車行業重點思考的課題。
點評:其實,2011年各車企已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服務品牌與內容,隨著2012年汽車“三包”政策出臺時間的臨近,汽車行業已加快了重心向汽車后市場轉移的步伐,品牌服務的容量將繼續被延伸。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