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圣誕節前夕,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CAFC)判決,美國商務部(DOC)對中國出口企業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不合法”。以“錦湖輪胎事件”開局的中國輪胎制造業終于以一個大團圓的結局賀歲。然而,雖然此次贏了官司,為中國輪胎業重返因美國輪胎特保案而丟失的國際輪胎市場帶來了希望,但是中國輪胎市場為外商占領,國際輪胎市場份額微小的局面依然沒有改變,中國輪胎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整體而言仍處于較為劣勢的地位。
由于勞動力成本低、市場發展速度快等因素的影響,全球輪胎制造產業向亞太地區明顯轉移,尤其是我國現在擁有全球第二大的汽車市場,國際輪胎制造大佬們更是將我國視為兵家必爭之地,而我國本土眾多輪胎品牌可以說只能維持半壁江山。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目前在我國輪胎市場上,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只有十多家,外資和外資控股企業已有包括法國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美國固特異等行業三巨頭在內的20多家企業,約占國內輪胎企業的1/10。但是目前排名前10位的國際品牌輪胎廠家產量占國內輪胎總產量的近一半,中國80%的輪胎市場被外資輪胎企業所壟斷,跨國公司在轎車胎市場中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
跨國公司憑借其品牌、技術和資金等方面的優勢,迅速占據了我國利潤率較高的轎車、輕卡子午胎市場以及高檔子午胎等高端輪胎消費市場,僅米其林所占有的市場份額就達到20%,而我國大量輪胎企業只能進入貨車、農用車等利潤率較低的中低端輪胎消費市場,在國內競爭中處于明顯劣勢。
2011年上半年,米其林公司高層表示,未來3年內,中國將成為該公司投資的主要市場,該公司計劃擴大在華產能,并不斷提升其在華的研發能力。2011年下半年,普利司通無錫三期工廠竣工投產,12月其可缺氣行駛輪胎正式投產,這也是我國第一條可缺氣行駛輪胎生產線。截至目前,普利司通在華乘用車用商品體系旗下的4大主力品牌——“搏天族、泰然者、動力俠、綠歌伴”均已落地中國,而可缺氣行駛輪胎的國產化,不難推斷出中國市場在普利司通集團戰略中的分量。
目前我國輪胎行業存在產能迅速擴大、行業競爭無序、過剩問題嚴重及原料價格節節攀升等諸多困難。而且我國的本土品牌缺乏競爭力,與國外品牌相比有很大差距。首要的一點就是產品性能不佳,其次就是品牌定位缺乏創意。雖然對美國的“雙反案”勝訴,但是中國輪胎業依靠低勞動力成本、低生產要素成本而又高耗能、高污染所形成的低成本優勢的發展模式卻并沒有改變。有關數據顯示,我國輪胎年產量達4.2億套,占全球輪胎總產量的1/3。據悉,到2015年,我國輪胎生產將提高到5.7億套。然而中國制造的輪胎僅占美國市場的1.2%,而美國制造的輪胎卻占據美國市場的74.9%。
我國的民族品牌若想“收復失地”,要走的路還很長。有業內人士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出發:研發使用天然橡膠替代物,降低由于原材料進口導致的成本增加;積極開拓多元市場,降低因出口市場過于單一形成的風險;加強輪胎生產企業規范和管理,提高準入門檻,減少盲目投資和擴張,提高產業集中度調整產業結構,加大科技投入優化產品結構轉變,使我國輪胎由數量型向技術型、效益型轉變,降低遭遇貿易摩擦的風險。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