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隨著整體汽車市場進入傳統淡季,車用發動機市場也隨著整車市場的低速而有小幅回落,產銷環比、同比及累計同比均告負。就2011年前七個月發動機市場運行而言,累計生產量與累計銷售量同比雖都出現負值,但下降幅度均在1%以內,總體規模與2010年同期持平。
一汽-大眾領跑前七個月發動機市場
根據最新一期的《中國汽車工業產銷快訊》統計,2011年1~7月,納入統計范圍的55家國內汽車發動機企業,累計生產發動機949.24萬臺,累計銷售發動機971.81萬臺,與2010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0.96%和0.81%。這一增幅速度雖然比上月又分別下滑0.37個和1.12個百分點,但整體上仍然可以說與上一年持平。
從當月發動機的產銷數據看,7月份分別完成115.71萬臺和112.23萬臺的產銷量,比6月份環比分別下降5.39%和10.84%,比去年同期則分別下降3.58%和8.64%。單月的環比、同比及累計同比均呈下降狀態,這在正常年份中并不多見。
就生產量統計,截至2011年7月底,總計55家發動機企業中,一汽-大眾、重慶長安、上汽通用五菱、上海通用動力總成、東風日產乘用車、奇瑞、廣西玉柴、上海大眾、北京現代、柳州五菱柳機、一汽集團、神龍、濰柴控股、吉利控股和上海大眾動力總成,位居上半年累計生產量排序的前15名。排位前15名的企業當中,與上月相比最大的變化來自前幾名企業:其中一汽-大眾從上月的排名第三一躍而成為領跑者,重慶長安則從2009年中期以來長期居于霸主的地位,終于走下了帥位。2009年一季度還排在第一位的廣西玉柴,目前僅排在第7名的位置;此外,上月排在第15名的安徽全柴被上海大眾動力總成擠出。今年乘用車發動機趕超商用車發動機的現象一直在持續。
市場規模方面,由于與去年同期相比產銷增速停滯不前和產銷環比下降,使得平均月產超過5萬臺的企業比上月少1家為7家,與去年同期持平;平均月產達2萬臺的企業為26家,也與去年同期持平;平均月產超過1萬臺的企業數為43家,比去年同期多1家。可以看出,盡管產銷量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少,但在企業生產規模上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整體市場規模仍然居于高位且較平穩狀態之中。
生產集中度方面,累計生產量前5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26.16%,這一數值比一年前上升0.41個百分點;前12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49.63%,比一年前上升0.12個百分點。前5家企業和前12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均有所上升,說明整體市場增速雖然略有些停滯,但市場結構在向優勢企業集中,大企業的穩定表現是整體市場走穩的內在因素,這一點與整車市場的表現一致。
車用柴油機表現為負增長
車用柴油機方面,2011年前七個月,納入統計的23家柴油機企業分別完成215.89萬臺和233.53萬臺產銷量,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5.90%和2.38%,這一指標與上月相比分別滑落1.79個和2.39個百分點,生產降幅下滑速度有所收窄,但銷售降幅下滑速度開始加大。
7月當月,23家柴油機企業共完成產銷量21.69萬臺和22.71萬臺,比6月份環比分別下降3.87%和13.79%,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9.59%和20.29%,也就是說7月當月產銷均只相當于去年同期的80%左右。具體來看,柴油機企業中月生產量超過1萬臺的企業與一年前時一樣仍為11家。這11家企業按生產量大小的排名順序是:廣西玉柴、一汽集團、濰柴控股、安徽全柴、東風汽車股份、昆明云內、江西江鈴、東風朝柴、山東華源萊動、中國重汽和濰柴控股揚柴。與上年同一時期相比,濰柴控股和東風汽車股份的名次上升一位,昆明云內、江西江鈴和山東華源萊動的名次上升兩位,東風朝柴和中國重汽的名次各下降三位,安徽全柴的名次下降一位。
以累計同比生產量增幅這一指標衡量,上半年表現比較突出(月均產量達5000臺以上且累計同比增幅達10%以上)的企業有山東華源萊動(32.33%)、長城汽車股份(27.75%)、慶鈴(25.37%)、江鈴(17.65%)和北汽福田(12.62%)。其中,僅昆明云內和北汽福田2家的“與上月環比”、“與上月同比”,以及“與同期累計同比”三項指標均為正值。累計同比降幅超過15%的企業有中國重汽(-31.23%)、一汽集團(-22.80%)、東風朝柴(-19.69%)和安徽全柴(-15.24%)。
車用汽油機今年前七個月累計產銷與上年同期持平
車用汽油機方面,2011年上半年,納入統計的40家汽油機企業分別完成732.94萬臺和737.91萬臺產銷量,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0.59%和下降0.30%,與上月相比這一指標分別超出0.06個和滑落0.71個百分點,累計產銷規模與上年同期處于膠著狀態。
7月當月,40家汽油機企業共完成產銷量93.96萬臺和89.46萬臺,其中在單月銷量上整整比去年同期下降10萬臺;產銷比6月份環比分別下降5.74%和10.06%,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09%和下降5.10%。具體來看,汽油機企業中平均月生產量超過2萬臺的企業為20家,與上年同期持平,仍然保持了較高的水平。
2011年前七個月,在平均月產達2萬臺以上的企業中,累計同比生產量增幅保持在20%以上的企業有:比亞迪(61.97%)、長城汽車股份(39.69%)、天津一汽夏利(31.70%)、沈陽航天三菱(26.30%)和上海大眾(25.48%)。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