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玲瓏輪胎好戲連臺。5月21日,被授予2011中國橡膠制品行業最具競爭力50強企業和2011中國化工行業最具競爭力500強企業稱號;6月28日,在世界品牌大會發布的基于財務分析、消費者行為分析、品牌強度分析的《2011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玲瓏輪胎品牌價值由去年的70.91億元上升至92.69億元,名列第129位,連續8屆上榜,位居國內輪胎行業首位,其國際化品牌戰略初見成效。
截至5月份,玲瓏輪胎總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8%、銷售收入增長12%。適逢時機,《汽車觀察》獨家對話“中國輪胎出口第一品牌”掌舵人王鋒,洞悉企業未來營銷策略及品牌戰略。
A=AutomotiveObserver
W=WangFeng王鋒
A:多年來,玲瓏輪胎順利在海外發展,未來是否考慮將重心轉移到國內?
W:其實玲瓏輪胎在國內零售市場做得也不錯,但國內配套市場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國內乘用車市場多以外資品牌為主,他們都有自己多年來的海外輪胎配套體系,進入中國市場后,這些配套商也跟著進來,國內輪胎企業基本上沒機會。2011年相繼出現了一些有關輪胎企業的負面消息,這既給玲瓏輪胎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的機會,同時也能讓消費者正面認識輪胎對于汽車性能及安全的重要性。玲瓏輪胎下一步會加大在國內發力,特別是在國內轎車配套領域。
A:正如您剛剛提到的,錦湖輪胎東窗事發后,國內輪胎企業會吸取哪些經驗和教訓?
W:我認為中國的輪胎企業同樣可以做得很好,不一定只有國外的月亮圓。員工不按企業標準執行,就是最大的問題。玲瓏輪胎在這方面有一套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一是控制系統,完全是計算機控制,并不是單純的人工管理;二是生產設備會對不達標的產品進行自動破壞;三是在產品檢測過程中,我們有相對完善的檢測制度,2011年僅檢測設備一項就投入5億元。
A:您所強調的要發力國內轎車配套領域,如今該市場拓展情況如何?
W:外資品牌轎車越來越看到了玲瓏輪胎在海外市場的實力,2011年我們有兩大突破:一是與美國通用的合作,二是與美國福特的合作,我們希望能把玲瓏輪胎的服務提供給這些外資轎車品牌。另一方面,國內自主品牌轎車發展得越來越迅速,我們也正在緊鑼密鼓地考慮與自主品牌車企進行合作。
A:針對國內外市場不同的發展環境,玲瓏輪胎有何差異化戰略考慮?
W:國內外市場銷售的側重點還是存在很大差異的。國外消費者比較理性,這與他們嚴格的交通法規是分不開的,品質如果達不到法律法規的標準,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將會是幾百萬美元的賠償,會遭受非常嚴厲的制裁。在海外市場,只要你的產品品質過關,消費者就會予以青睞,玲瓏輪胎的競爭優勢很容易就能顯現出來。而在國內,消費者并不了解輪胎對于汽車的影響到底有多大,這就需要我們在服務上去指導大家怎樣正確使用和保養輪胎,針對國內營銷,玲瓏輪胎更側重于拿技術實力去和主機廠溝通。
A:怎樣看待玲瓏輪胎與國內其他輪胎企業之間的競爭?
W:我認為這個行業有競爭才會發展得更快、更健康,只有一個人在賽跑是沒有動力的,中國輪胎行業需要存在一批實力派企業。只有大家都重視研發、品質管理、售后服務、網絡建設,行業的整體檔次才會提高。面對兄弟廠家的競爭,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玲瓏輪胎會比他們做得更好、跑得更快。
A:如何看待輪胎售后無“三包”現狀?
W:輪胎企業應該自重、自愛。一旦輪胎出現質量問題,輕則交通事故,重則車毀人亡,甚至還會發生一系列的惡性重大事故。輪胎生產制造商必須對產品質量負責,必須要實行“三包”,這是輪胎企業最起碼的社會道德和責任。但路況也會對輪胎使用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這就很難斷定究竟是輪胎質量問題還是使用問題或是環境問題。希望國內能有一個相對完善的監管制度,既能保護消費者權益,又能體現企業的服務優勢。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