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匪時代有家窮人,只有一條咸魚招待客人。每次有客吃飯,就把咸魚過一遍面糊,炸一下招待來客。而熟客人也知道規矩,通常只吃面糊,不吃咸魚,因為,下次來客人還要再過一遍面糊,炸一下繼續招待客人。然而,即便如此總有不守規矩的客人也吃幾口魚,所以這條咸魚就越來越少了。當咸魚吃完一半時,就得翻過來吃。這也就預示著,咸魚已經吃完一半了,等吃完了還要再去買一條咸魚,日子將更加困難。
眼下,中國輪胎業正面臨著這樣一種處境。2010年下半年工信部公布了《輪胎產業政策》,最近又發布了《橡膠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導綱要》,先后公布的兩個指導文件提出了幾個重要發展目標:限制斜交輪胎生產能力增長,扶持節能環保子午線輪胎;鼓勵優勢企業資源整合;力爭在“十二五”末形成一兩家進入世界銷售排名前十位的企業(年銷售收入接近40億美元),使國內前十位企業的產值集中度超過50%。
這似乎是一個并不難完成的任務,2010年中國生產輪胎產量已經接近4億條,占全球產量的20%,其中35%以上用于出口。但是我們都清楚,我們的輪胎產業發展已入困境,是絕地反擊還是咸魚翻身,確實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技術短板是中國輪胎業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歐洲輪胎早就達到100%子午化率,而中國直到今天子午輪胎的比率也只占到80%。作為輪胎未來發展方向之一的安全輪胎(缺氣保用輪胎)以30%~50%的速度在全球增長。美國固特異輪胎與橡膠公司已經在大連工廠投資生產,從而成為第一家在中國制造“缺氣保用”輪胎的輪胎公司,但絕大部分國內企業在這方面處于技術空白狀況。中國輪胎企業在技術發展方面主要還是采用跟隨和引進的方式,這也限定了中國輪胎缺乏技術含量,只能以低成本優勢涉足工程和農用車輪胎。
這種現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企業利潤率低下。外資輪胎企業由于技術先進,品牌價值高,規模優勢強,利率潤甚至可以達到20%,而我們的輪胎企業利潤率普遍在5%左右,甚至不少輪胎企業在市場波動的時候出現虧損。
直到2010年也僅有杭州中策、三角、山東玲瓏、山東興源和上海雙錢五個輪胎品牌能夠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排名前20強。在全球的輪胎企業排名中也只有臺灣的正新排第12位,三角集團排第14位,上海輪胎和山東玲瓏排第19和20位。
在未來五年1~2家輪胎企業進入世界前十似乎不是很困難的問題。單從產量來看,中國輪胎企業已經有了很大規模,但技術含量和品牌卻沒有質的提升。有如咸魚翻過來,肉多了,但是很快還是會吃完一樣,長期看走的還是一條不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其實中國輪胎產業發展到現在,產量已經不是很重要的指標。中國輪胎企業要想避免咸魚翻身的悲劇,必須做好的是:走國際化道路,進行全球產業布局;在產品技術研發和品牌建設上須下功夫;結合汽車業發展,開發高端產品。
如果簡單地將咸魚翻過來,表面上魚肉增加了,但這種現象并不是好事。真正的本事是賺錢買魚或捕漁的能力,而中國輪胎業最需要的是學會賺錢買魚或捕漁。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