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聲“欽”語
我國不僅缺乏類似的專項機構和管理機制,而且整個輪胎行業甚至依舊在采用著10幾年前的過時標準!
在日本遭遇9級強震的同時,中國的汽車配套產業正經歷著另一場地震:央視3·15晚會上曝光的錦湖輪胎“返煉膠”事件,不僅讓整個輪胎行業都籠罩在陰霾之下,甚至連不少整車生產企業也受到牽連,紛紛與闖禍的錦湖天津廠“劃清界限”。這件事情并不復雜,昔日鼓勵學習推廣的輪胎橡膠環保再生技術,卻因為錦湖天津工廠生產環節的混亂,轉身成為偷工減料的黑典型。再結合眾多的輪胎鼓包投訴,錦湖儼然已成為謀財害命的兇手。但對于這件事,我仍有幾個疑問。
“返煉膠”與“鼓包門”之間是否有必然關系?我雖然不是輪胎行業的專家,但通過了解得知,導致輪胎胎壁鼓包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硬物與輪輞擠壓輪胎(比如車輛突然碾過大坑,或者快速爬上路沿等情況),使輪胎的側面簾線結構遭到破壞,缺乏簾線的支撐,胎壁橡膠難以負荷胎壓,便造成了鼓包。其實我們都知道,一些原裝進口的高檔輪胎也存在為數不少的鼓包投訴,那只不過是因為,為發達國家優越路況設計的胎壁簾線過于脆弱,難以應付中國的苛刻路面,似乎并沒有人將其歸咎于橡膠的質量。輪胎雖然由橡膠包裹,但決定其強度的關鍵卻更在于其內部的尼龍、纖維和鋼絲。濫用返煉膠確實可能給輪胎的性能質量帶來負面影響,而錦湖輪胎的鼓包投訴確實也相對多,但是否這就表明鼓包與返煉膠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在沒有經過科學的分析和測試之前,我表示懷疑。
懲罰錦湖的依據何在?我絕不是為錦湖鳴不平。事實證明,錦湖輪胎確實是投訴的重災區,而在央視的暗訪視頻里上鏡的那些殺豬匠造型的工人,也折射出錦湖在生產環節確實非常不嚴謹。但若以濫用返煉膠為理由對其進行處罰,我還是不太理解。國家標準里有限制輪胎橡膠中返煉膠比例的條款么?當然是沒有。錦湖充其量只能算是未嚴格按照企業內部標準進行生產而已,這個問題似乎并不由質檢總局管轄。
質檢部門做了些什么?其實關于錦湖輪胎愛鼓包的共識,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形成了。但在這么漫長的時間里,盡管消費者們的投訴和抱怨此起彼伏,但我們沒有看到質監部門采取任何實質性行動,直到央視曝光。讓我們將視線轉向美國,美國市場經歷了多次輪胎召回事件,其中也包括曾轟動世界的2001年泛世通350萬條輪胎召回案。在這些召回案例中,起主導作用的正是美國國家公路安全管理局。從收集輪胎使用信息,到調查取證和產品測試,直至最后的要求召回,美國國家公路安全管理局管控著所有環節。而我國不僅缺乏類似的專項機構和管理機制,而且整個輪胎行業甚至依舊在采用著10幾年前的過時標準!如果錦湖那些愛鼓包的輪胎們通過了這一標準的話,那我可真的要同情一下站在電視鏡頭前向民眾們道歉的錦湖輪胎中國區總裁李漢燮了,至少,有關部門的某些負責人,也應該同臺,為自己工作中的不科學、不嚴謹和不作為,向民眾們道個歉。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