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下半年以來,持續上漲的橡膠價格并沒有因為新年的到來而停止這種瘋狂的態勢。各品牌輪胎公司陸續給出了漲價方案,提價幾乎涉及所有輪胎品種,幅度大多在5%-10%。一路飆升的天然橡膠價格讓諸多輪胎企業苦不堪言。
無奈的選擇停產
面對天然膠價格接近4萬元/噸,輪胎生產成本上漲近50%,全行業虧損面接近50%的局面,有業內人士表示,業內很多輪胎企業已經多次上調價格,但仍然面臨虧損,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將會有更多的中小企業停產,希望國家能夠拋出儲備橡膠救急。
天然橡膠一路瘋漲,已經讓輪胎企業陷入了開工越多虧本越多的窘境。杭州某品牌經銷商說,橡膠簡直是一天一個價,但輪胎售價不能如此頻繁地提價,供與售的不平衡讓輪胎行業的利潤陷入了歷史最低谷。面對這種壓力,企業只能選擇減產或停產。如今,在最繁忙的春節時,部分輪胎企業已經提前放假,等待節后的市場行情。
據了解,一般家用轎車車型的輪胎,每條售價從400到1000元不等,按照提價5%計算,每條輪胎要漲20元到50元。
記者在杭州幾家輪胎銷售商處了解到,國際品牌輪胎最近相繼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價。其中米其林不同規格輪胎的漲幅為5%—8%,馬牌輪胎提價5%,韓泰
輪胎提價6%,固鉑輪胎提價7%,錦湖輪胎、耐克森輪胎、橫濱輪胎均提價8%。市場上最主流的經濟型轎車輪胎每條價格增加50元左右,載重車輪胎價格每條增加150元左右。
市場需求大于輪胎產量
面對輪胎瘋漲的局面,有人分析最為直接的原因就是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橡膠主產國的強降雨導致供應量減少,使得供需不平衡推高了市場價格。
一位汽車輪胎供應商表示,單純的自然原因是不可能長時間地推高輪胎價格。國內旺盛的需求也是重要的因素。據中汽協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月我國汽車突破1800萬輛,同比增長34%,而輪胎總產量增長為22%,市場因素是最直接的推手。
另據業內人士介紹,每年這個季節應該是天然橡膠的需求淡季,天然橡膠瘋漲的趨勢,成為了國內外一些游資炒作的對象,借此推高價格,這也是很多消費者所不了解的內在因素。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漲價還會持續。
目前國際資本炒家都還在賭價格繼續上漲。目前天然橡膠期貨持倉量最多的一天接近20萬手,交易量最多的一天接近200萬手,150萬手則是一種常態。“一天的交易量就超過了中國兩年的消耗量還多。中國的橡膠期貨交易市場熱錢太多了,風險也太大了。”這是很多業內人士的一種擔憂。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