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天然橡膠價值重估的一年,在全球流動性充裕的大背景下,天膠市場在經歷了2008年熊市、2009年牛市之后,巍然屹立強牛潮頭。業內預計,2011年天膠價格或沖上新高點,輪胎行業的利潤被擠壓得所剩無幾。
近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2010年1月至12月,中國進口天然橡膠(包括乳膠)168萬噸,同比增長8.8%;進口合成橡膠(包括乳膠)156.54萬噸,同比增長6.3%。在原材料價格高漲和需求受限制的預期下,輪胎行業的利潤被擠壓得所剩無幾,業內預計2011年輪胎企業的盈利情況不容樂觀。
“一膠難求”局面難化解
分析師表示,我國從2002年開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膠消費國和進口國。其供應大多來自于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這三大全球最大的橡膠供應國。現在的情況是,我國60%以上的天膠用量均靠進口,汽車和輪胎產業的蓬勃發展刺激了天膠的需求。從交易所庫存看,2010年初天膠庫存量超過15萬噸,但是目前庫存水平為7萬噸不到,相對還是處于比較低的水平。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天然橡膠分析師鐵志海向記者表示,天然橡膠性能優良,人工合成橡膠短時期內難以替代其在汽車輪胎生產中的地位,而全球天然橡膠缺口不斷擴大則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橡膠生產國協會在月度聲明中表示,在全球供應有限的情況下天膠價格易漲難跌。受季節性割膠減少的影響,2011年2~5月期間全球天然橡膠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有可能進一步惡化。
此外,根據橡膠機械設備網公布的預計數據顯示,2011年經濟復蘇及供應偏緊將使得全球天然橡膠出現近7萬噸的供應缺口,預計2011年滬膠均價在35000元/噸;而結合供需平衡和宏觀經濟數據,預計滬膠高點會出現在2011年二季度,屆時期價可能觸及50000元/噸。
高成本倒逼企業謀變
“天膠價格接近4萬元/噸,輪胎生產成本上漲近50%,企業效益降至最低點。”這是中國橡膠協會1月13日在北京緊急召開的磋商會議上,與會者討論得最多的數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徐文英表示,目前,許多企業雖已多次上調輪胎價格,但仍無法抵消原材料漲價帶來的成本劇增。根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統計,2010年1~11月,輪胎行業利潤同比下降22%,虧損面達26%。
據悉,目前天然橡膠價格已經創下歷史最高點。同時,輪胎行業的利潤率下降到歷史最低水平,輪胎生產陷入了開工越多、虧本越多的困局,單純靠輪胎企業調整經營戰略,已經難以消化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企業現在壓力的確很大,已經連續虧損好幾個月了,天膠簡直是一天一個價。”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副經理張超無奈地告訴記者,在山東已經有不少小型輪胎制造企業因天膠價格飆升而倒閉了,“從市場穩定方面考慮,企業只能一個月修改一次價格,即便這樣,也趕不上天膠價格上升的頻率。”
江蘇佳通輪胎公司負責人陳琪也向記者表示,希望國家降低天膠進口關稅和擴大天膠儲備來轉變企業虧損狀況。陳琪說:“膠價太高了,企業完全承受不了,半年來,輪胎價格也就漲了20%,可是原料價格已經漲了50%。”
企業寄希望于國家擴大天膠儲備額度。鐵志海認為,即使國家拋儲天然橡膠,也只能短暫緩解輪胎企業的壓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中國天然橡膠對外依存度太高,而輪胎行業產能過剩又比較嚴重,這種局面無法避免。他建議企業提高輪胎產品的技術含量,在生產方面盡量做到節約資源并且著力于發展輪胎翻新產業。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正是輪胎行業進行結構大調整的有利時機。要從源頭上緩解成本壓力,輪胎企業應加快步伐走出去,到國外去種植天然橡膠。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