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東檢驗檢疫局共檢驗出口輪胎50.85億美元,同比增長47.87%。其中,檢驗出口美國輪胎10.73億美元,同比增長43.09%,出口量創歷史新高,并首次突破50億美元大關。
山東是我國輪胎出口第一大省,出口量占全國出口總量的40%,受金融危機特別是美國“特保案”影響,山東出口輪胎曾一度大幅下滑。在政府職能部門的大力扶持幫助下,山東輪胎企業積極面對挑戰,化危為機,實現逆勢大幅增長。
一是調整出口輪胎產品結構。避開“特保案”限制的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大力發展全鋼子午線載重輪胎等非設限輪胎出口;二是調整市場結構。在鞏固歐美傳統出口市場的同時,擴大出口東南亞市場,大力開拓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三是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從中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轉移,開發出了高速、環保等高附加值輪胎,出口輪胎規格近2000個,子午線輪胎占出口輪胎總貨值的85%以上;四是加強品牌建設。通過提升質量和品牌推介,山東省近70%的出口輪胎企業擁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出口輪胎貨值占80%以上,我國10大輪胎民族品牌有5個在山東。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