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福州海關獲悉,該省2010年前11個月共出口輪胎3285萬條,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長27.6%;總價值4.6億美元,增長34.8%;出口平均價格為每條13.9美元,上漲5.7%。其中,多數輪胎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至歐盟和美國。
當下,輪胎業值得關注幾個問題:隨著各國經濟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全球汽車業復蘇勢頭趨弱;行業產能過剩加劇輪胎庫存上升,庫存增速高出產量增速許多;天然橡膠價格高漲擠壓企業利潤空間,國內42家輪胎企業生產成本費用上升近30%,利潤下降20.6%;貿易環境惡化加大企業經營壓力,如美國對中國輪胎增收反傾銷反補貼稅等引發全球效應。
面對這種狀況,海關人士建議:嚴格執行2010年10月11日工信部出臺的《輪胎產業政策》,對輪胎產業設立準入門檻,抑制輪胎產業投資過熱,鼓勵優勢企業兼并重組,有效整合現有產能;鼓勵企業通過新材料研發、內部挖潛增效等方式降低成本,加強自主創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出口結構,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擴大國內市場,降低貿易摩擦風險。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