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濱海新區科學技術獎于12月25日正式出爐。由天津濱海高新區賽象科技自主研發的特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一次法成型機組技術獲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該技術打破了國外對我國的行業壟斷?! ?
天津濱海高新區賽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在安裝橡機設備
天津濱海高新區賽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一次法成型機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實用新型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1項,申請發明專利國內4項、國際6項,主要應用于特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生產領域,是生產特巨型子午線輪胎的關鍵設備,屬國內首創,填補了行業空白。
獲獎項目在技術性能、產業化、市場化等方面創造了多個屬于濱海新區的全國第一,世界第一。這些獲獎項目單位年產值達344億元,利稅7億元,項目實現年新增利潤22億元、創匯1710萬美元、新增稅收1.5億元
濱海新區科學技術獎包括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技術發明獎13項、科學技術進步獎70項等84個項目獲得獎勵。作為濱海新區科技創新的最高榮譽,本屆科技獎獲獎項目集中展示了濱海新區的科技創新力量,獲獎項目在技術性能、產業化、市場化等方面創造了多個屬于濱海新區的全國第一,世界第一。
此次濱海新區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主要分布在化工、石油、藥物與生物醫學、儀器儀表、計算機與自動控制、農業等專業,與新區重點涉及的專業相一致,也代表了濱海新區支柱產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和領先技術水平。比如,獲得濱海新區技術發明一等獎的葡萄冷鏈保鮮產業化技術已在全國31個省的近3萬座冷庫應用,該技術的產生使我國鮮食葡萄產量增加了5倍,成為該領域的世界第一。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生物學特性和規?;苽渑c保存技術的應用,促成在濱海新區建立了全球首家臨床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庫,并促進建立了相關行業標準;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項目特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一次法成型機組技術打破了國外對我國的行業壟斷,該技術的應用使新區企業所生產的輪胎向發達國家出口;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項目黃瓜抗病育種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促成在我國首次建立了19種黃瓜病害病原資源庫等。
此外,從行業分布看,獲獎項目中,制造業獲獎項目達到38個,占總數的45%以上,體現了新區制造業的先進水平。產學研合作項目達到70項,占83%以上,企業獲獎項目達到74項,占總項目的88%。這些獲獎項目單位年產值達344億元,利稅7億元。項目實現年新增利潤22億元、創匯1710萬美元、新增稅收1.5億元。同時,項目實施后社會效益顯著,尤其是醫療、環境項目,社會效益更為明顯。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