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很對,我們實際上從去年就開始考慮如何更好突破了。”固鉑輪胎中國區總經理辜思歷(Alex Koi)對于記者之前報道固鉑時提及下一步如何實現連級跳的問題(參見《商務周刊》2010年11月20日第21期《固鉑輪胎:羚羊快跑》),首先表示了認同。
自2006年正式進入中國后,經過幾年時間的市場培育,固鉑輪胎已經在消費者心中初步樹立起“全球替換胎專家”的形象。這當然歸功于固鉑迥異于同行的營銷策略。但與憨厚可愛的“米其林輪胎先生”相比,固鉑盡管漫畫、音樂、賽事各種營銷活動熱鬧非凡,終究缺乏一個可觀的形象載體。
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固鉑輪胎也不是沒有品牌形象。早在1940年代,它就注冊并使用了脫胎于騎士形象的“鐵頭仕”標志。依靠專注于替換胎市場的高品質,“鐵頭仕”也成為最易辨識的輪胎產品標志之一。但進入新世紀后,固鉑更換并采用了更為簡約易記的環形圖案,“鐵頭仕”暫時退出了歷史舞臺。
有沒有可能讓“鐵頭仕”重出江湖?為了更全面到位的推廣品牌,固鉑決定在中國重新啟用“鐵頭仕”作為固鉑產品最有力的“代言人”。當然,要更符合現代中國人的審美,“鐵頭仕”在造型上也緊隨時代步伐進行了改頭換面:中世紀青銅質感的盔甲面具“進化”成了后現代武士的鈦合金剛強鎧甲,雙肩為象征和平與希望的“固鉑藍”,胸口襯以激情的紅色,堅毅的眼神與剛強的動作代表著“騎士歸來,誰與爭鋒”的勇猛決心。
(為了更全面到位的推廣品牌,固鉑決定在中國重新啟用“鐵頭仕”作為固鉑產品最有力的“代言人”。)
完善自身品牌形象之外,固鉑也在緊隨中國市場而動。中國汽車業產銷量去年躍升世界第一后,輪胎行業是否也將迎來一輪擴產潮?固鉑悄然計算著中國的市場容量:“目前中國汽車和轎車保有量大約在1500萬—2000萬輛,估計每輛車是一年更換1.5個輪胎,大概一年就會產生3500萬—4000萬條替換胎市場。”辜思歷告訴《商務周刊》,固鉑采取了在山東榮成和江蘇昆山兩大工廠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產能,而不是另建新廠的戰略。
不貿然擴大產能的背后,顯然也是受今年輪胎原材料尤其是天然橡膠大幅漲價的影響。很多輪胎公司只能采取將漲價轉嫁消費者的策略,固鉑也提價了4%—7%左右,但辜思歷強調,上漲的成本絕對不能100%轉嫁到客戶上去。他說:“固鉑繼續堅守了金融危機爆發時在行業內率先提出的‘成本創新’概念,提高產能的同時減少能耗,力求在源頭上節約成本。”
此外,固鉑進行了新一輪的技術改造與產業升級,爭取在保證輪胎高質量的前提下,以創新技術因應市場長遠需求。固鉑輪胎看到了中國SUV市場的潛力,今年將研發及推廣重點放到SUV輪胎上。充分利用其在越野胎研發上的傳統優勢,固鉑今年下半年推出了固鉑縱橫者ATS,這是首款由位于上海的固鉑亞太研發中心獨立研發設計、專為中國城市SUV量身定制的多路況越野輪胎,能滿足30%越野路面和70%公路路面需求。辜思歷告訴記者,固鉑總部給中國區的定位并不是低成本的制造基地,而是能帶來大量銷售的市場。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