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氣溫聚降,不僅人容易感冒就連汽車零部件行業也進入了感冒敏感區。
剛入冬零部件就給汽車行業當頭一棒,最近汽車召回的頻率不斷增加,召回次數也越來越多,如:由于供油管存在泄漏隱患,大眾汽車于12月15日宣布在美國召回377,286輛汽車,包括甲殼蟲和捷達車型;日本豐田汽車公司13日宣布召回全新多用途汽車(MPV)2011款新賽納,召回涉及范圍集中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總計約11萬輛;由于汽車后剎車制動鉗存在安全隱患,韓國起亞汽車公司宣布召回7697輛2011款索蘭托轎車;美國國家公路安全局(NHTSA)近日發布通告,因車輛前座椅缺陷,沃爾沃汽車公司將在美國召回約7400輛汽車,入冬似乎也讓零部件萎縮了,零部件企業應做好入冬準備。
“油你漲”、“蒜你狠”、“糖高宗”、“豆你玩”、“蘋什么”、“姜你軍”、“煤超瘋”這似乎成了物價飛漲的代言詞,就零部件企業來說:物價飛漲,工資不漲,不少零部件企業員工紛紛表示不滿,據了解有的零部件企業工人工作情緒低落,甚至出現了罷工的嚴重后果,從而影響零部件生產的正常運作。
這個冬季我國輪胎行業更是雪上加霜,近日WTO裁定中國在輸美輪胎特保案中敗訴,這個出乎業內人士預料的結果,其實讓中美雙方都很“受傷”——受“特保案”影響,1~10月中國出口美國轎車胎2595.3萬條,同比下降25.5%;出口額8.4億美元,下降23%。而提起特保案的美國,今年上半年相關類型輪胎進口總量增加21%,進口價格上漲30%;特保措施雖然使中國對美輪胎出口明顯下降,但美國卻不得不向其他國家擴大進口。
繼美國輪胎“特保案”之后,巴西、印度等十幾個國家也相繼發難,我國輪胎出口嚴重受阻。
這個冬季零部件企業不太好,從政策角度看,目前幾乎所有的汽車鼓勵政策都針對整車,對零部件企業的支持少之又少。按國際上標準,整車和零部件的比例投資應該在1:3左右,而中國的現狀僅為1:0.3,投入經費嚴重不足。而從企業角度看,核心技術的研發經費投入同樣少之又少,在這嚴寒的冬季無疑是給零部件行業又加了一層冰衣服。
但是不管怎樣冬天終會過去,感冒終會好轉,在即將出臺的“十二五”規劃中會有關加大零部件企業扶持政策的制度,希望能夠真金白銀的幫助零部件企業更好發展,不再讓零部件企業“入冬感冒”。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