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調控
物價之橡膠
在天災和“人禍”的雙重作用下,天然橡膠不斷刷新著歷史最高價,中國輪胎企業正在狂風暴雨般的漲價潮中檢驗著自己的成色。
“現在已到了企業生死存亡關鍵時刻?!敝袊鹉z工業協會輪胎分會11月9日發布《關于應對天然橡膠價格持續瘋漲的情況通報》,文中用“生死存亡”描述目前的狀態。
上周,泰國70年一遇的洪水將泰國橡膠供應受阻的窘況推向頂點,天然橡膠價格“應聲”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上海期貨價格一度沖破38000元,比今年5月份的價格漲了約70%以上,比去年同期更是漲了一倍以上。
“輪胎企業是天然橡膠的使用大戶,一般天然橡膠占輪胎制造成本的約40%,天然橡膠現在的價格已經讓下游的輪胎企業無利可圖了?!憋L神股份(600469)證券事務部一位人士告訴早報記者,雖然今年以來已經漲了幾次價,但天然橡膠價格如果仍然居高不下,公司接下去還有漲價的可能。
這并非個案。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43家統計在冊的輪胎企業中,有11家虧損,虧損面已超過1/4。而對整個行業來說,前三季度利潤已下降20.6%。
早報記者獲悉,目前多數輪胎企業正醞釀漲價以轉移成本壓力,漲幅可能會達到8%。
輪胎漲價,再漲價
橡膠是近來商品大牛市的一個縮影。
去年10月,天然橡膠的現貨價約為16000元/噸,今年5月份約24000元/噸。到了今年9月底,國內天膠現貨和期貨價還徘徊在27000元/噸左右;進入10月份,天膠價格已經沖破34000元,之后不斷刷新歷史紀錄。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秘書長鄧雅俐告訴早報記者,9月份以來有資金進入炒作橡膠,是近期天然橡膠價格瘋漲的主要原因,而泰國70年一遇的洪水正好成了炒家炒作的一個理由。
蔡為民說,雖然因為天氣的原因,今年天然橡膠產量有所降低,而需求又有所上升,但即便如此,天然橡膠的產量與消耗量基本平衡,有缺口也不至于把價格炒這么高。
今年年初,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曾預計,今年全球天然橡膠的產量可能比消耗量多出23.7萬噸。但突如其來的泰國洪災改變了一切。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上個月最新預計,由于“天氣原因”,2010年,全球天然橡膠的產量增幅將由6.9%下調至5.3%,預計產量為938.9萬噸。
對于中國來說,由于天然橡膠自給率僅18%左右,近八成需要進口,企業面臨的挑戰更大。
可查資料顯示,由于越南政府限制海外銷售,今年迄今,越南向中國的橡膠出口已減少近10%。
天然橡膠的瘋漲讓用膠大戶——輪胎企業面臨莫大挑戰。
困境之下,用膠大戶輪胎企業正在跟進漲價。
早報記者從行業協會獲悉,因無法承受成本壓力,目前輪胎企業已經在醞釀新一輪的漲價,將成本壓力轉移給消費者或下游企業,漲幅可能高達8%。
而針對部分暫時還沒有漲價計劃的企業,有些企業甚至向行業協會提出,“現在已到了企業生死存亡關鍵時刻,希望有些企業不要再觀望,要把及時調整輪胎價格作為自覺行動。”
據了解,自今年以來,不少輪胎企業實際上在上半年就已經漲過價,有的企業還漲價不止一次。
韓泰輪胎方面稱,該公司從今年9月1日起上調了部分常用規格產品的價格,零售價上調區間大致在2%-5%,在今年的2月和5月該公司也兩度上調過部分產品價格。
普利司通相關負責人稱,該公司在4月份上調了零售產品價格,平均幅度在4%左右。按照目前為止原材料上漲的趨勢,已經無法靠企業自身的努力完全消化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公司正研究在年內實施相應的價格調整。
風神輪胎也表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輪胎上調過價格,接下去還將有漲價的可能。
倒下的未必是小企業
這顯然是一場生死存亡的較量,而且對手并不只是天然橡膠。
正如部分輪胎企業所擔心的那樣,并不是所有企業馬上就會漲價。據了解,由于部分輪胎企業有較多的庫存,企業實力也較雄厚,目前確實存在觀望的態度。
“喊歸喊,漲價畢竟是最后的辦法。”一家輪胎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早報記者,在5、6月份天膠價格有所回落時,市場上馬上就有不少產品進行促銷,以爭奪更多的市場。目前雖然天膠價格創新高,但是作為一家實力雄厚的跨國企業,一方面該公司實施全球采購,成本較低,一方面庫存也能維持三四個月的生產,因此該公司準備先看一看再說。
上述公司所謂的“看一看”,實際上是觀察競爭對手的舉動。由于競爭激烈,不少企業很擔心漲價會失去市場份額,有些企業實力雄厚的就等著對手漲價了好爭奪更多的份額,這也是為何有些企業要求集體漲價的原因。
可以說,天膠價的瘋漲實際上正在考驗中國輪胎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漲還是不漲,是個問題。
一方面是產能過剩,競爭激烈不敢漲價,一方面是成本壓力無力承擔,輪胎企業比拼實力的時刻已然到來,不過倒下的未必是規模特別小的民營企業。
蔡為民告訴早報記者,有些小企業當天膠價高時就選擇停產,工人全部放假,由于是私營企業,請的都是農民工,企業負擔會輕一些,這些企業多數會等到行情好的時候再卷土重來。但一些大企業,即使不生產也還是要產生成本,人工、機器的維護費都很高。
一家國內輪胎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早報記者,作為某大型國企下的子公司,該公司不能做期貨,不能進行套期保值,而橡膠的庫存只能維持兩周的生產,在橡膠持續漲價的情況下,競爭劣勢非常明顯。
相比之下,一家外資輪胎企業告訴早報記者,該公司的庫存可以維持三四個月的生產,該公司的采購也是集團采購,規模大,成本相對低,并且跟供應商簽定的是長期合同。另一方面,這家外資企業多數產品都是為整車廠提供配套,相比做零售的企業,供貨量比較穩定,貨款回籠也較及時。
據了解,跨國輪胎公司一般都是在產膠國實行定點采購,而且是集團采購。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在印尼考察時,參觀了當地8家標準膠和1家煙片膠加工廠,幾乎家家都有米其林、固特異、普利司通、橫濱、庫珀等跨國輪胎公司的天然膠直供專用包裝。另外,幾大巨頭公司還擁有自己的膠園,如米其林在巴西和尼日利亞擁有6個橡膠種植園。
此外,不少外資輪胎都在不斷研發并推出附加值高的產品。而且不少企業也在使用替代輪胎制造天然膠的原材料?!澳惴Q下份量,某些外資品牌的輪胎份量要比同級別產品輕很多,就是用其他原料代替了天然橡膠”。一位代理十幾個輪胎品牌的經銷商說。
同樣值得警惕的是,由于不敢轉嫁成本壓力,又沒有別的原料替代,有些企業可能會出現另一種形式的“偷工減料”。
某輪胎企業透露,由于天然橡膠漲價,不排除一些企業會減少原材料中天然橡膠的含量,而且這并不違反國家規定。據了解,由于中國卡車超載嚴重,這也意味著20噸的卡車可能得裝上40噸卡車用的輪胎,這樣才能保證卡車能超載。因此,在國內,卡車輪胎的天然橡膠用量要高于國家標準很多,甚至高于國外的標準,其中天然膠的含量也高出很多。
為了應付這歷史性的挑戰。輪胎企業確實“費盡心機”。一家國內品牌輪胎企業告訴早報記者,該公司現在想方設法應對挑戰。比如與整車企業建立每個月的價格商討機制,盡量早的轉移成本漲價壓力;內部成本控制則不亞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候,如規定各部門經費額度,超過額度需總經理審批;上下游需付款的能拖則拖,盡量控制現金流;購買橡膠的合同采用長短期結合等等。
期待政府出手“相救”
據了解,部分輪胎企業之所以觀望,另外一個原因也希望政府出手相救,把天膠價格盡快打壓下來。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秘書長鄧雅俐告訴早報記者,協會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呼吁,盡快取消天然橡膠進口關稅,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該協會同時懇求國家儲備局盡快拿出10-15萬噸儲備橡膠競拍,遏制天然橡膠價格上漲勢頭,平抑市場價格。
“國家有關部門非常重視,希望盡快會有結果出來。”鄧說。
蔡為民告訴早報記者,在日本、韓國等國家,天然橡膠的進口都是零關稅或象征性的征收1%關稅,而目前中國要收取20%的關稅,同時,國內的產量又僅能滿足不到20%的需求,“這對國內企業不太公平”。
所以這一次行業協會也希望國家出手遏制天膠的瘋漲。
據悉,輪胎分會同時還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強對天然橡膠市場監督和管理,盡快改變中國天然橡膠進口渠道雜亂分散、采購缺乏計劃性的現狀,鼓勵國內輪胎企業集團采購,與天然橡膠生產國簽訂穩定合同,實行定點采購,降低采購成本。同時,要加強國內天然橡膠期貨市場的立法、監管和交易品種開發,制定合理標的、調整天然橡膠保證金、手續費和報備程序化交易,尤其是要抑制天然橡膠期貨的過度炒作和打擊投機商哄抬價格,做到公平交易,并建立價格預警機制,確保用膠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據透露,目前紅豆集團旗下的江蘇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興源輪胎集團有限公司、三角輪胎等已在考察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有計劃走出國門,種植和加工橡膠,掌握橡膠話語權和國際定價權。
整車企業暫未被波及
由于輪胎是汽車重要的零配件,業內認為,如果輪胎價格持續上漲,必將導致整車成本提高。
不過,同樣是因為競爭激烈,業內人士認為,整車企業因為輪胎價格上漲而漲價的可能性也并不大。華晨寶馬高級副總裁戴雷說,寶馬不會輕易上調價格,會努力在內部消化庫存,比如加大國內的零部件采購、提高國產化率,等等。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今年國內汽車銷量將達1700萬輛,但是車企也是冷熱不均,有的車企今年銷售并不好,所以漲價的可能性并不大。而銷售好的企業,只要減少點促銷就可以,也沒必要將輪胎漲價的成本馬上轉移,引發市場不良反應。
價格傳導鏈
“一副越秀山牌的耐酸堿手套去年賣10元,現在賣13元。一雙雨鞋去年30多元,現在賣60多元?!鄙虾F胀訁^普雄路某勞保用品批發商告訴早報記者。
對這位批發商來說,價格上漲并不全是喜悅。據介紹,一些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原來一周發一副手套的,現在減為1個月發一副給工人。批發商的銷量因此減少很多。
此外,批發商與企業是在年初簽定的合同,分批交付,現在成本漲得這么厲害,也不能像客戶轉移成本,只能自己“吃進”。
相比勞保用品批發商,輪胎企業的苦水更多。
風神股份(600469)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士說,天然橡膠占該公司輪胎生產成本的約40%,橡膠一漲價,企業的成本壓力就馬上顯現了。
這一關于成本占比的說法也得到了外資巨頭的證實。普利司通相關人士告訴早報記者,加上合成橡膠(重量),橡膠占原材料的比重大約在50%左右。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說,橡膠漲價后,輪胎企業的平均成本已上升30%,如果按照現在天然橡膠價格生產,企業基本沒有利潤可言。
據悉,今年上半年輪胎企業盡管屢次提價,但幅度還不到10%,遠無法覆蓋成本漲幅。
黔輪胎A(000589)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8億元,同比(比去年同期)增長29.47%;凈利潤3493.56萬元,同比減少63.61%。
此外,青島雙星(000599)三季度虧損249萬元,凈利潤同比下降102.56%。風神股份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4.4%至62.0億元;凈利潤卻同比下降57.6%至,1.08億元。
蔡為民說,由于瘋漲自10月以后開始,而且之前輪胎企業可能還有一些庫存可用于生產,預計四季度輪胎企業的日子將更難過。“前三季度的利潤很可能被第四季度吞噬掉”。
上海某家代理十幾個輪胎品牌的一級經銷商透露,目前一級批發商的利潤率不過10%,如果是微型車輪胎或普桑上配的回力這種國產輪胎,利潤率僅有3%~5%,以跑量為主。而好的外資品牌輪胎,利潤率可以達到10%以上。而二級經銷商由于還要提供換胎等服務,利潤率相對高一點,能達到20%。
上述一級經銷商同時表示,如果廠家漲價,經銷商的利潤率不會變,會按照廠家規定的幅度進行提價。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