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表示,建設輪胎試驗場對整個輪胎產業的發展非常必要,沒有試驗手段,本土輪胎很難打入汽車配套市場,對將來的出口非常不利。目前國內建設輪胎試驗場的條件已經成熟,應發揮企業、政府和國內外投資集團的作用,共同促成試驗場建設。
范仁德認為,輪胎試驗場是輪胎新技術應用、新產品開發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一個國家生產和開發輪胎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沒有輪胎試驗場,中國就很難從輪胎大國邁向輪胎強國。測試手段不完備已成為輪胎企業自主創新難以逾越的瓶頸,導致我國轎車輪胎無法打入原配胎市場,只能作為替換胎。另外,歐盟規定,從2012年開始,輪胎制造商必須在輪胎上標明燃油效率、抗濕滑性和噪聲等性能,而噪音、濕滑路面性能以及表征燃油效率的滾動阻力等數據,而只有通過輪胎試驗場才能獲得準確的數據。但我國至今還沒有一個自己的輪胎試驗場,因此建設國內輪胎試驗場已勢在必行。
中國已具備建設輪胎試驗場的條件,輪胎企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但由于建設輪胎試驗場投資巨大,維護費用非常高,在試驗量不足的情況下難以維持。范仁德建議,在依托專門機構做好事前風險評估的基礎上,由國家牽頭、協會參與,啟動建設國內公眾型的、為全行業服務的輪胎試驗場。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