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車一族,最費神也最關心的就是“修車”問題了。修車該選擇正規的4S店還是廉價的修理廠?4S店的修車服務真的值得信任嗎?這些一直以來都是車主們關心的問題。
從我國現在汽車市場來看,4S店是車主從購車、車貸、車險到首次汽車裝璜,再到以后的汽車保養、維修等經常打交道的場所。從購到用享受一條龍服務,殊不知,車主正是在這種“全職保姆”的全托中,為之付出高昂的代價。
近日,一位羅姓先生發了這么一個帖子:他的車出現了水溫高、機油燈報警的事,他就開到了一家4S店。但是9個月過去了,維修費用已經累計到十幾萬元,對方卻仍然不能保證修好車。
第一次對方說要大修發動機,修了3個月,他花了6萬元大修費。可是剛開回去,車子當天再次出現同樣的故障,他只好再次將車送進4S店,這次換了電子風扇和循環水泵。一個月后車再次出現同樣故障,第三次進了4S店。這回店里說是曲軸壞了,換下來要2萬多元。羅先生說啥也不掏這個錢,對方就改成修曲軸。可修了半個月4S店說,不只是曲軸,更重要的是缸蓋壞了,換上新缸蓋就好了。當然,提車要付清6萬元的缸蓋錢。
這回羅先生很惱火,他表示付款可以,但要店主做出保證,“保證某某期限內不再出現同樣的故障。”這個要求,被客戶經理一口回絕,他表示只能保證新缸蓋質量沒問題,不能保證故障徹底排除。
因此,羅先生問,4S店的水到底有多深?這樣被黑真的就沒辦法了嗎?
記者通過對一些行業人士以及有4S店從業經歷的人士的采訪,對汽車4S店維修保養的情況略知一二,特拿來與讀者分享,但愿能對有車一族起到一點作用。
黑幕一:加糖、加酒的經典損招
換機油時,直接在機油里加蜜糖可謂是比較“經典”的損招。蜜糖因為顏色和機油相似基本不會被發現,因此風險也比較小,汽修工一般趁車主不注意時悄悄往機油里摻蜜糖,蜜糖受熱就會變成黏糊狀,從而導致發動機“抱瓦”,不能正常工作。也有維修工會在發動機里加砂糖或研磨砂,讓它們起到磨損發動機的作用。另外,在加變速箱油時存在加糖現象,糖產生熱量使油的潤滑作用無法發揮,變速箱產生打齒現象。
損招二塞棉花。在4S店工作過的小亮曾經說過,一輛七成新的汽車去調整點火時間。一個維修工當著車主和小亮的面仔細為汽車調整了點火時間,車主試了很滿意。三天后,那位車主又來了,說修過之后還是很沒勁兒。維修工開始仔細檢查起汽車的發動機,最后的結論是:車子前期保養很不到位,必須換掉發動機的缸頭。換缸頭一萬多,修理工一下提成好幾千元。這其中的貓膩是,車主第一次來調整點火時間時,維修工在汽車發動機的空氣格里塞了一個小團棉紗,這樣,發動機的通氣渠道被堵,汽車當然沒勁兒。而這種秘密只有維修工自己清楚,在別的地方根本檢查不出來,所以車主很快成了他的回頭客。而那個換下來的缸頭一點毛病也沒有,維修工以后把它換給別的車,還能賺好幾千元。
損招三往剎車油里加酒精。因為剎車油里有酒精,造成汽車變速箱齒輪受損嚴重。
這樣車主也被套住了。
此外,用火堿代替專用的發動機清洗液劑、國產漆代替進口漆,往防凍液里放鹽毀壞水箱,種種損招讓車主防不勝防。
黑幕二:以換代修以次充好
“故意把車輛的毛病說得很嚴重,這種現象非常普遍。”曾經在4S店負責過售后服務的人說,這種手段抓住車主對車輛不了解、只知花錢保平安的心理,讓車主亂換配件。車上的零部件,除了部分一次成型的不能修復外(如汽車上的三濾),其他很多零部件都是可以修復的,但很多汽車工毫不考慮就拆除這個零部件,因此車主往往要花好幾倍的冤枉錢。
但過來人的解釋是:“因為4S店維修部門的收入與收取的費用持鉤,配件換得越多,金額越大,他們能抽取的提成就越高。”“車主想換配件,也不一定就能換到好東西。以副廠配件冒充正廠配件,不全是路邊店干的事,有些4S店也敢用。”
有位車主的車子在高速上碰壞了,拖到4S店修理。有4成的配件都用了副廠的,包括水箱,避震,大燈,喇叭,防撞桿都是副廠的。要不是他后來發現個別配件質量不好,請熟悉的維修師來檢查的話,還真的就無法發現這些事實。
而對于零配件的價格,4S店的卻高達數倍,車主還得另外支付高昂的工時費,維修一次少則2000-4000元,多時達10000元,基本上由4S店說了算。
行家建議車主在維修廠或者4S店更換配件的時候,向維修站提出自己的要求,那就是舊件回收。車主還可以要求檢查新件,核對車行配件清單等。車主對舊件的回收至關重要,一方面可以通過舊件的回收杜絕車行工作人員以你的舊件去充當別的車輛的新件,另外它還能為你日后維權留下證據。
黑幕三:騙取保險
4S店的另外一個生財之道是--騙保。
某車主花了18萬元從一家汽車4S店購買了一輛中型小轎車,當時在4S店花5000多元買了車險。一年過去,車主到保險公司續保時被告知:“車子出險次數太多,上了黑名單,不能續!”“只報了兩次賠案,且都是小剮碰,怎么會進'黑名單'?”車主調查發現,過去一年,他的車八次出險,且都是單方事故,以致保險公司認為他蓄意騙保。八次賠案中,有六次是被“做了手腳”。
查看賠案記錄,虛假賠案都發生在前往4S店之際。“4S店利用車子在店內保養或自費維修的機會,在維修車間特意將車進行大幅度劃損并自行報驗,在車主提車后,在保養或維修單的空格欄中填補報損事項,再利用車主證件復印件進行報險申報款項業務,最終按其內部有關程序自行領取保險費。”該車主最后得知,有些保險公司里面也有內鬼。“在4S店制造的這些事故中,報案人、報案電話、身份證和行駛證件等都不是我本人,為什么保險公司勤查人員沒有把關?他們跟4S店是利益共同體而已。”
黑幕四:花言巧語騙取提早保養
除了維修以外,4S最大的售后職能就是給車做保養。保養看上去似乎很簡單,一切按照說明書的規定流程進行就可以了。
但事實上,保養也容易滋生一些問題。比如提前進行保養就是不少4S的生財之道。一般車型的機油都是5000公里一換,在4500公里-5500公里范圍內更換都是正常的。但有些4S店售后工作人員極力勸導車主盡早更換機油。比如一位張姓的女車主,每次她的機油都是3500公里就被4S店建議更換了。其實這時的機油完全在正常使用范圍內,根本不需要更換。算上機油格以及工時費的開支。這位車主比別人幾乎是每10000公里要多出好幾百元了。這還不算空氣濾芯以及汽油濾芯這類保養提前所產生的額外開支。
遇到這類問題,車主最好口頭敷衍了事。車主不同意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言語得罪售后人員。堅持在廠家說明書規定的范圍內更換是不會錯的。如果要提前,最好是在規定里程的10%之內。
黑幕五:翻臉不認賬
車身油漆被刮擦或者輕度撞損都屬于輕度維修工序。4S處理這類事情自然沒有什么問題。但4S工作人員有時候移動車輛,甚至是拿車主的愛車當公車使用時,就難免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了。有的車主本來是給保險杠做油漆,但接車時卻發現車門被刮花了。與4S交涉時,4S工作人員堅持是車主以前就存在的問題。而車主也確實缺乏足夠的證人和證據。最后只能認倒霉了事。
還有的是,車主交車給4S店以后,忘記帶走現金或值錢物品。而修車后一旦不見了這些東西,爭執雙方都難以分辨清楚。車主即便報案也解決不了問題,4S也感到委屈。
因此,在維修交車時,記得帶走所有的值錢物品,包括一些車內的儲物格和車尾箱都要仔細檢查一遍。最好找兩個以上4S售后工作人員對車的外觀部分進行檢查,可以讓4S開具相關車型證明。嫌麻煩的話,用相機或手機記錄也是很好的辦法。
其實4S可能出現的問題比以上列舉的會更多。不過小心無大錯。自己的車還是自己要多關心。車主不能把車扔在4S維修就完事。而是要從各方面都留心,以防備可能出現的4S花招。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學習一些汽車的基本知識。只有心中有數,才能做到不被4S忽悠
此外,業內人士提醒說,不要遇到一點小問題都去4S店,這樣比較勞民傷財。例如,空氣濾清器和雨刷算是汽車中價格最低廉的部件了,二者的檢查與更換都很簡單,車主完全可以自己動手更換。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