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中國汽車銷量井噴、特保案陰影未散,后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人民幣升值重啟、節能減排壓力增大。在美國固鉑輪胎亞太區總裁曹克昌看來,今年輪胎行業注定“復雜多變”,而“盲目擴產把中國僅僅作為世界工廠”是不智之舉。
盲目擴產或導致價格戰
在經歷去年中國汽車業的高速發展進而成為世界第一后,年初,各大車企紛紛又發布了20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產能擴充計劃,整車銷量直指2000萬輛。作為汽車最重要的配套零部件之一,輪胎行業是否也將迎來一輪擴產潮?
“任何一個產業,當市場增長80%、90%的時候,都會面臨要不要投入的問題。 ”曹克昌說,這是非常矛盾的。他擔心如果擴產后明年的市場情況不佳該怎么辦。
“輪胎是非常薄利的行業,因此產能利用率非常重要,如果產能利用率少于90%就完了。 ”他坦言,“要搶市場,如果工廠的開工率達到100%,這就意味著要殺價。 ”所以他判斷,今年輪胎行業的價格戰將越來越嚴重。
而另一方面,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其容量不容小覷。作為主打替換胎市場的固鉑也悄然計算著中國的市場容量,“目前汽車和轎車保有量大約在1500萬—2000萬輛,估計一輛車是一年更換1.5個輪胎,大概一年就會產生3500萬—4000萬條替換胎市場。我們對這個市場非常看好。 ”
因此,固鉑采用了一個較為折中的辦法,就是在兩大工廠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產能,而不是另建新廠。
我們把一部分上漲的成本用提價來抵消掉,但并沒有百分之百,沒有一家輪胎公司能把原材料上漲100%反映到客戶上去,客戶是不可能接受的,所以說我們有一部分轉嫁出去,有一部分靠我們的銷量提升,消化掉。提價大概在4%—7%當中。
再把中國當世界工廠是錯誤
“再把中國當成世界工廠進行投資的策略顯然是個失誤,不應該的。 ”站在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分水嶺上,曹克昌如此研判外資制造業的中國戰略。
美國固鉑給亞太區的定位并不是 “低成本制造”,而是能帶來大量的銷售市場。在輪胎的成本構成中,原材料和運輸占去很大比重,中國所能提供的低成本制造能力,無法成為長期戰略優勢的基礎。
曹克昌告訴記者,固鉑亞太區未來的目標是要做到內銷,而不是外銷為主。第一個目標是保證質量,然后就要擴大在中國的市場銷售。雖然在中國輪胎行業中人工成本還占據不小優勢,但曹克昌認為不能依靠這個優勢,而更重要的是質量口碑。
“固鉑公司在中國設廠主要目的要打中國市場品牌,不是把它當做一個世界工廠。 ”鑒于此,除了在山東和江蘇兩個制造工廠外,固鉑輪胎將全球第三大研發中心也安插在了上海。
而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進程中,固鉑顯然不愿意做一個“跟隨者”。 “中國的能源價格太貴了,不需要政府將節能減排,受制于成本壓力我們自己也需要不斷降低能耗。 ”曹克昌不無憂慮地表示,橡膠價格、企業用電、蒸汽成本在近些年都大幅上漲,使得輪胎企業不得不面對“成本之痛”。
“市場競爭這么激烈,能耗不降低就沒有競爭力。 ”據悉,固鉑山東工廠從2007年到目前產能增加了七成,但每個輪胎的能耗卻減少了50%。
對于中國輪胎業的未來,與國內其他重化工業面臨的問題相類似,曹克昌也指出“中國輪胎業的集中度太低了”。據他計算,中國有3C認證的中國輪胎廠有300多家,而汽車工業發源地的美國,僅僅只有2家。
“行業集中度如此之低,造成質量有問題,環保也達不到要求。 ”曹克昌建議國家對于輪胎行業也應進行適度兼并重組的指導,增加行業的集中度。對于他其實有小小的私心,“在輪胎行業兼并重組的過程中,固鉑不甘愿做一個旁觀者。 ”曹克昌對記者表示。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