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輪胎業臨諸多瓶頸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內地輪胎總產量為31,230萬條,同比增長31%。在美國輪胎特保案過去不久、金融危機的陰影短時期內難以完全走出的背景下,這一數字令不少業內人士擔憂:中國輪胎行業已出現產能過剩。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國橡膠輪胎出口基地”的山東廣饒縣就發現,目前國內輪胎業確實面臨著產能過剩、上游原料橡膠價格大幅波動、內外銷市場皆不明朗等諸多問題。而廣饒縣這個子午胎生產能力占全國19%的輪胎生產專業縣,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基地化發展取得的成效經驗頗值得借鑒。
記者拿到這樣一組數據,據廣饒縣外經貿局1-6月份的統計,廣饒全縣上半年輪胎實現出口5.31億美元,增長53.3%,占全縣出口總額的88.6%。前五個月,全縣輪胎業共實現總產值146億元,同比增長45%,實現利稅19.3億元,同比增長73.5%,增幅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從數據上看,該縣輪胎產銷并未出現堪憂之勢。
而美國輪胎“特保案”的沖擊,經過近一年的調整出口結構等應對措施,其影響似乎也漸漸遠去。廣饒外經貿局表示,該縣輪胎出口地包括了歐盟、澳洲、加拿大、中東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美出口只占出口總額的10%左右。
上游原料價格大幅波動
雖然特保案影響未像想象中那么大,但良好的統計數據、積極的應對措施都無法完全稀釋輪胎行業內部存在的諸多問題。首先是上游原材料橡膠價格的大幅波動。橡膠作為輪胎生產的主要原料,在中國進口依存度很高。而截至今年六月份,由于游資的炒作,橡膠價格每噸較去年上漲近萬元。永泰集團外聯部部長曹佃波還告訴記者,游資的大進大出在不停地造就橡膠經銷商一夜暴富和一夜精貧的傳說,“有一段時間,橡膠從每噸3萬元跌到1萬元僅用了2周。”
廣饒另一家輪胎制造大戶西水集團自2006年起開始在老撾合作種植橡膠林,目前面積已達30萬畝。橡膠樹產膠以后,每噸至少可節省30%的資金,極大地擴大了利潤空間。但這種模式難以在輪胎企業中大規模推廣,不能根本上改變橡膠的對外依賴。
廣饒縣列全國百強縣第73位,擁有3家中國500強企業,在山東中部地區屬經濟發達縣。眾多的企業基本全部消化掉了本地剩余勞動力,“一工難求”的局面使得當地工人工資水漲船高。據悉廣饒輪胎行業從業職工有3萬余人,一線工人平均月工資達3,000元。在永泰集團一個熟練工年薪可達到10萬元。而即使這樣的高薪,曹佃波稱永泰依然存在著招工難的問題。
產能過剩下半年或浮現
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內地輪胎產量為7,416萬條,同比增長25%,環比增長1.6%。而同樣是5月,我國汽車產量為131.27萬輛,環比降低14.36%;銷量為119.47萬輛,環比降低13.95%。有分析人士就指出,由于國際貿易摩擦的不斷加大和輪胎企業的擴產,內地輪胎行業已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這一問題即可能凸現。(文匯報)
見招拆招 基地化可減風險
2010中國國際橡膠輪胎暨汽車配件展覽會月前在廣饒舉辦。
永泰集團是廣饒一家出口依存度很高的輪胎生產企業,受美國“輪胎特保案”沖擊也最大。在“特保案”之前,該集團80%的產品依靠出口,而美國又占到了出口額的80%以上。該企業近70%的半鋼子午胎銷往美國,其中20%在“特保案”確定需征收高額關稅之列。
永泰集團外聯部部長曹佃波表示,2009年9月在協同另外多家輪胎制造企業赴美應訴無效以后,美國政府宣布對從中國進口輪胎實施第一年為35%,第二年為30%,第三年為25%的的懲罰性關稅稅率。永泰隨即積極與其在美經銷商協商,將產生的成本中10%轉嫁予當地消費者。其余部分通過節能降耗等方式內部消化。而更重要的是,永泰開始調整自己的銷售結構,在一年的時間內新開發了法國、德國、澳洲、新加坡等外銷市場。曹佃波稱,永泰還積極調整內外銷結構,進一步加大內銷比例。經過一系列努力,永泰目前基本擺脫了“特保案”的影響。
高端產品具較強競爭力
而對業內產能過剩問題,擁有多年業內經驗的曹佃波并不諱言。但他也表示目前尚不擔憂,永泰集團產品主要面對中高端市場,目前國內只有三家企業可以生產F1賽車專用胎,永泰即為其一,其利潤相當于普通產品的2-3倍,可見高端產品抗衡風險的能力較強。他認為,更值得擔憂的是那些以低端產品為主的企業。
另外,他指出,廣饒縣輪胎產業經過30余年的發展,業已成為一個國際知名的輪胎產業基地。轄區企業都各有一批遍布全球常年合作的經銷商。眾多企業的組團規模,使得廣饒已經占據了采購商名單的前列位置。為進一步擴大廣饒輪胎的集群效應,2010年5月廣饒承辦了2010中國國際橡膠輪胎暨汽車配件展覽會,吸引了4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家企業參會,共簽訂投資項目31個,總投資51.55億元人民幣,計劃引進資金18.86億元,簽訂技術合作項目4個。(文匯報)
業界呼吁:警惕輪胎業盲目擴張 自主品牌需發力
近日,橫濱橡膠(中國)有限公司舉行隆重慶典,慶祝其旗下子公司———杭州橫濱輪胎有限公司第四期擴建項目正式奠基。預計建成投產后,該公司輪胎產能將由目前300萬條提升到510萬條。
據統計,這是在過去一年里,繼普利司通、大陸、米其林之后,第四家宣布在中國地區實施產能擴充計劃的外資輪胎企業。與此同時,自去年以來,來自山東、上海等地區的一些自主品牌輪胎企業也不約而同地加大了擴張力度,其中很多項目將于今年年內投產。一些業內人士擔心,國內輪胎企業規模空前的擴張行為,很有可能導致中國輪胎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以致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外資企業擴產力度有增無減
外資品牌在中國乘用車輪胎市場所占份額高達70%,在高端卡車、客車輪胎市場,同樣占據著較大市場份額。近年來,受益于中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外資輪胎企業在中國市場賺取了豐厚利潤。如今,為獲得更為豐厚的回報,外資企業進一步加大了在中國地區的投資力度。
去年4月,國際金融危機余波未平,中國汽車產業前景不明,但國際輪胎巨頭———普利司通公司仍然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去年上海車展前夕,該公司宣布對旗下無錫工廠增資9800萬美元,計劃于2011年7月將日產量8000條提升至1.2萬條。
數月之后,鑒于中國汽車產業以驚人的速度走出國際金融危機陰影,在國際金融危機中備受打擊的國際知名輪胎供應商———德國大陸、法國米其林相繼決定,分別投資8億和10億美元,用于在中國地區興建生產基地。
去年10月,橫濱橡膠在制定產能擴張計劃過程時,特意將原計劃在第五期實施的擴建計劃并入了第四期之中,一次性增加產能210萬條,以適應中國輪胎市場持續增長的需求。“去年橫濱在中國配套市場銷售了大約200萬條YOKOHAMA(優科豪馬)輪胎,預計兩年之后,售后市場將會出現同樣規模的需求。”橫濱橡膠(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高井星兒說。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