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汽車行業零部件企業和整車企業分工協作明顯,但整(整車企業)強零(零部件企業)弱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汽車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筆者認為,汽車行業可以借鑒個人電腦行業零部件供應商的成功經驗,提高零部件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盡快適應汽車行業分工更加專業化的趨勢。
觀察我國個人電腦業,一些零部件供應商已經走出了一條比較成功的發展道路。比如,消費者在購買電腦時,會非常關注是哪個廠家的芯片,哪個廠家哪種型號的顯卡,有沒有安裝某個品牌的操作系統。同時,微軟、英特爾等零部件供應商已經把他們的產品標志貼在了電腦上。這些都說明,電腦零部件供應商,已經成功地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品牌。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同樣需要類似品牌競爭力強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筆者認為,零部件企業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幕后走上前臺,應從四個方面進行突圍。
第一,要加強品牌意識,增大對消費者的宣傳力度,使消費者在選擇汽車時增強對品牌零部件的選擇,比如發動機、ESP(電子穩定系統)等。我們可以看到,電腦行業的消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零部件廠商的產品進行最優組合,將來汽車也會達到這種個性化和標準化的水平,車輛的裝配只是將這些品牌零部件進行一個常規化拼裝的簡單流程。
第二,要加強創新和技術投入,在完善自己原有產品鏈的同時,開發具有前瞻性的產品,形成自己的行業優勢。當年,英特爾和微軟都是看到了電腦行業的發展趨勢,從小到大,最終走向成功的。筆者認為,汽車正在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并在能源緊張問題突出的今天更趨向節能環保。因此,未來汽車零部件企業應該在汽車操作系統軟件及能源存儲模塊這兩個方面進行突破,使將來的汽車不僅有先進的智能技術,同時擺脫高油耗的困擾。尤其在新能源發展方面,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誰能在技術儲備上搶占制高點,誰就能和當年的微軟、英特爾一樣搶占行業先機。
第三,加強零部件企業之間的合作精神。零部件企業從同質產品做到標準的模塊化產品,最后形成自己的行業標準,可以聯合業界有實力的零部件廠商和整車廠商共同協商,以期待各生產主體能按照同一標準進行更為專業和高效的研發。
第四,要有國際化視野。國外汽車零部件市場具有較高的規范度和專業化,過去汽車零部件企業先立足于國內是因為貿易和交流的成本太高,現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已經深入,國際交易成本和壁壘正變得越來越低,想要真正在行業里有所發展并在新時代、新機遇下迅速崛起,必須有面對全球市場的勇氣和魄力。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